气功和太极拳是有所区别的,不能一概而论。不过,气功也是具有养生保健作用的一种运动,适合中老年人练习。那么,气功的养生作用都有哪些呢?下面为大家来介绍一下养生气功的5种方法,快来看看吧。
什么是气功
气功作为中医学的一个分支,在理论上主要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在创编功法和气功锻炼中也应用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精气神等学说作指导;对气功锻炼产生的效应及气功作用机制等认识,到目前为止,也主要以中医理论来阐述。当然,由于自古以来,气功实践不只为医家独有,儒、道、佛、武等各家在各自不同的实践中,分别对气功形成了自己的认识,也构成了气功理论的一部分。
气功的具体作用
疏通经络: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路,经络不通则痛,脏腑组织器官得不到气血的滋养和温煦,会导致各种病症。健身气功锻炼可促进经络疏通,减轻或消除各种病症。很多同志都有这种感觉,练功后许多不舒服的症状都有所改善。
调和气血:气血是人体的营养物质,如果气血不足就可导致贫血或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下 降,从而产生许多虚症:如果气滞血淤就会导致气血运行障碍,产生许多实症。健身气功锻炼不仅可以补益气血,而且又能理气活血,防治许多虚症和实症。
平衡阴阳:人体的很多病是由于阴阳不平衡引起的,阴阳必须保持相对平衡。如果阴阳平衡失调,就会产生阴虚阳亢、阳虚阴盛,或者出现阴盛阳衰,阳盛阴衰等各种病症。健身气功锻炼可以平衡阴阳,能够改善和消除阴阳失调的各种病症。
扶正祛邪:扶正是指可以扶助正气,疾病的产生大多与正虚邪实有关。正虚是指精血不足和脏腑功能低下,邪实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气侵袭。健身气功锻炼既可扶助正气,又可祛除邪气,所以能够防治虚症或实症多种疾病。
接下来,就来看看气功的练习方法都有哪些吧。
养生气功的5种方法
放松功:本功可作为练好其他各种气功的基础功夫。健康者练此功,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对体弱多病者来说,更是理想的康复手段。放松功属于静功,易学易练,不易出偏,它是从意念和身体放松为主的新功种。在练习方法上是吸气时意守要放松的部位,呼气时意念离开意守的部位,同时默念“松”字,体验松感。在姿势方面,初练功者,用仰卧或靠坐;练功熟练者,可在站桩和行动时练习放松。在呼吸上,一般用自然呼吸。
内养功:是刘贵珍先生整理总结而成,目前已成为气功的主要功种之一。本功注重调息,对呼吸的要求较为严格,并配合默念字句以诱导入静,从而将调整呼吸与入静意守紧密结合起来,具有大脑静、脏腑动的特点。内养功锻炼一般先由卧式开始,坐卧式可互相配合,也可单独应用。内养功的呼吸法较为复杂,要求呼吸、停顿、舌动、默念字句四种动作相互配合。呼吸要力求自然,尽量保持深、长、细、匀,不要憋气,以防出偏。在意守时,应自然做到似守非守。意识不可过于集中,但也不可无意去守。
强壮功:此方是著名气功师刘贵珍先生吸取了民间功法以及释、道、儒各家功法的精华,综合整理而成,其特点基本上与内养功相同,属于静功,只在呼吸和姿势方面有其特色,如盘膝坐及站桩等。其作用可以概括为:养气壮力、健身防病、延年益寿。
保健功:是一种由外及内的功法,它是以练功者用自己的双手在身体的不同部位进行按摩为主,辅以呼吸和意念活动的保健按摩疗法。本功简便易行,作用平缓,特别适用于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对颜面五官的保护和美容,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正如孙思邈说:“可以使身体悦泽,面色光辉,鬓毛润泽,耳目精明,令人食美,气力强健,百病皆去。”
五行掌:是五台山传下来的养生祛病功法,其特点是三调并用。动静兼练、刚柔相济、虚实变换、松紧相辅、运动全面。五行掌包括预备活动和推、拓、扑、捏、摸五种功法,可根据病症或根据四季养生,选练相应功法,也可按顺序全套练习。
练习气功的好处有很多,不如来试试看吧。
这种水果好处大大的,水果,香蕉,猕猴桃,果糖,膳食纤维,石榴...
2024-09-28保健养生别再乱做按摩了,搞不好真的可能要命!,按摩,肌肉,关节,脊髓,颈动脉...
2024-09-13保健养生光子嫩肤是否会让皮肤变薄?医生揭晓!,光子嫩肤,红血丝,色斑,雀斑,毛孔粗大,皱纹...
2024-09-13保健养生又到中秋佳节,如何才能安心享用月饼?,月饼,无糖,高热量,高脂肪,低糖...
2024-09-13保健养生秋季养生吃点什么?2款药膳滋阴又润燥,药膳,滋阴,山药,当归,枸杞子,补血...
2024-09-10保健养生"挺胸抬头"不是最健康坐姿 试试这样坐,腰椎,坐姿,肌肉,曲度,胸椎...
2024-09-07保健养生减肥流行生酮饮食 为啥说别随便尝试?,膳食,减肥,营养素,脂肪,碳水化合物,生酮...
2024-09-07保健养生游戏玩得头晕目眩?试试这些中医小妙招,决明子,桑叶,薄荷,陈皮,茶饮,按摩,菊花茶,游戏...
2024-09-04保健养生真的想问:鸡蛋一天吃几个最健康?,胆固醇,鸡蛋,脂肪,高血脂...
2024-09-01保健养生一口杨梅一口蛋白质?杨梅应该这么吃,杨梅...
2024-08-31保健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