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动脉狭窄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该疾病的常见病因有三种,即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纤维肌性发育异常和大动脉炎。由于肾动脉狭窄这种疾病并不高发所以往往可能发现不到,所以当患者出现了肾动脉狭窄的时候是需要进行多项检查来进行确诊的,肾动脉狭窄患者在诊断时需要进行筛选检查、磁共振成像和CT扫描、核素肾血流图检查和多普勒超声技术等检查,经过详细的检查也是为了避免出现误诊等情况,若是朋友们对此并不了解可以看下文中的详细介绍。
1、筛选检查
筛选检查阳性或虽阴性但临床上高度怀疑者,可做经皮肾动脉造影术。肾动脉造影对肾动脉狭窄诊断最有价值,可反映肾动脉狭窄的部位、范围、程度、病变性质、远端分支及侧支循环情况,并可观查肾脏形态和功能改变以及对血管扩张或手术指征的判断。本病的发病率相对较低,因此一般不提倡对所有高血压患者进行肾血管狭窄的临床筛查。但目前还没有哪一项非侵入性检查其敏感性能够高到足以排除所有的肾动脉狭窄。因此临床上常出现医生遇到一些高血压患者难以确定其是否为肾血管性高血压的情况。
2、磁共振成像和CT扫描
近年来磁共振成像和断层扫描也被用于肾动脉狭窄的诊断。MRI诊断的特异性可达90%~98%,而最近的报道显示,CT扫描是诊断肾动脉狭窄最敏感的影像学检查,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可达97%和93%。
3、核素肾血流图检查
用于检测肾脏分肾功能,评估肾功能受损情况,为治疗肾动脉狭窄提供依据,也是术后随访的重要指标。
4、多普勒超声技术
用腹部B超检查肾动脉和Doppler测定肾血流技术相结合是目前诊断肾动脉狭窄最常用的筛查方法。统计显示该技术诊断肾动脉狭窄的阳性与阴性预测值均在 88%以上。当然操作者的经验对于准确诊断十分重要,检查时肾动脉的显影常受到胃肠气体、肥胖、近期外科手术以及附近其他肾血管的影响。有时腹部B超也可作为了解肾脏有无萎缩或形态改变的筛选检查。
5、卡托普利-放射性核素
肾动脉狭窄时刺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通过血管紧张素Ⅱ对出球小动脉的收缩作用,有助于维持肾小球内压及肾小球滤过率。使用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可降低肾小球内压及肾小球滤过率。在服用卡托普利前和服用之后,用放射性核素技术能够更理想地检测单侧肾脏的缺血情况,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可达92%以上。
6、卡托普利-肾素激发试验
正常情况下,服用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后,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负反馈作用可增强机体的高肾素反应。这种反应在肾动脉狭窄患者中尤为突出,口服卡托普利1h之后血浆肾素增高程度显著大于原发性高血压。该项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分别达到90%~100%及80%~98%。
血管造影:是确诊肾动脉狭窄的唯一方法
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狭窄多位于肾动脉起始部或近端/粥样斑块狭窄多呈偏心性较大斑块突入管腔可表现为分会充盈缺损狭窄段后可出现梭形扩张腹主动脉常同时我国可见迂曲延长扩张及狭窄等动脉硬化的表现
肾动脉肌纤维增生症:肾动脉狭窄多位于中或远端/呈长或短段向心性狭窄常伴有狭窄后扩张典型者因多发节段性狭窄使肾动脉呈串珠状表现主动脉或其他动脉无狭窄及扩张等异常表现
多发性大动脉炎:狭窄多位于肾动脉起始段狭窄段光滑呈管状常伴有狭窄后扩张腹主动脉骼总动脉或胸主动脉同时应用有狭窄与扩张相间甚至动脉瘤扩张表现
B超表现:作为筛选有无缺血性肾萎缩有一定意义缺血肾体积小但形态及内部回声正常彩超可显示肾动脉狭窄但因肾动脉较小常显示不太清楚容易误诊
CT表现:作为筛选检查除清楚显示肾大小及轮廓外动态增强扫描早期有时可见肾皮质边缘强化提示有肾缺血后肾包膜侧支循环供血现象
MR表现:从冠状和矢状位可显示缺血性肾萎缩的全貌其内部皮髓质分界清楚有时可显示狭窄的肾动脉确诊仍需依靠血管造影
这种水果好处大大的,水果,香蕉,猕猴桃,果糖,膳食纤维,石榴...
2024-09-28保健养生别再乱做按摩了,搞不好真的可能要命!,按摩,肌肉,关节,脊髓,颈动脉...
2024-09-13保健养生光子嫩肤是否会让皮肤变薄?医生揭晓!,光子嫩肤,红血丝,色斑,雀斑,毛孔粗大,皱纹...
2024-09-13保健养生又到中秋佳节,如何才能安心享用月饼?,月饼,无糖,高热量,高脂肪,低糖...
2024-09-13保健养生秋季养生吃点什么?2款药膳滋阴又润燥,药膳,滋阴,山药,当归,枸杞子,补血...
2024-09-10保健养生"挺胸抬头"不是最健康坐姿 试试这样坐,腰椎,坐姿,肌肉,曲度,胸椎...
2024-09-07保健养生减肥流行生酮饮食 为啥说别随便尝试?,膳食,减肥,营养素,脂肪,碳水化合物,生酮...
2024-09-07保健养生游戏玩得头晕目眩?试试这些中医小妙招,决明子,桑叶,薄荷,陈皮,茶饮,按摩,菊花茶,游戏...
2024-09-04保健养生真的想问:鸡蛋一天吃几个最健康?,胆固醇,鸡蛋,脂肪,高血脂...
2024-09-01保健养生一口杨梅一口蛋白质?杨梅应该这么吃,杨梅...
2024-08-31保健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