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部刮痧需要遵循6大原则

脚部刮痧需要遵循6大原则,脚部的穴位有很多,如果不遵循原则就会适得其反,影响到身体健康。与此同时,有很多人刮痧刮不出痧来,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一一解答,一起来看看吧。

脚部刮痧的6大原则

在操作前后进行手部清洁与消毒,以防止病菌交叉感染。

需在饭后半小时以后,才可以进行脚部刮痧或按摩。

刮痧力度以受术者感到足部反射区酸、麻、胀、痛为度。对于体质好、足部肌肉丰厚者,力度可稍强,对于体质弱、足部肌肉薄而不结实者,力度应轻柔。

操作者与受术者保持交流,随时观察受术者的表情变化。

要保持室内温度,尤其是冬季,更要注意足部暴露皮肤的保暖,刮痧后应将足部暴露部分用干毛巾进行包裹。

刮痧后半小时内,受术者应饮用300~500毫升温开水。

那么,刮痧刮不出痧是为什么呢?

刮痧刮不出痧的原因

刮痧、放血都比较适于治疗实性体质的人和实性的疾病,比如嗓子疼、扁桃体发炎化脓,在后背的“大椎”穴刮刮痧,或者在手指的“少商”、“商阳”穴放放血,之后多喝点水,睡上一觉就轻松很多。刮出的痧、放出的血,其实是你自己的气血宣透了出来,随着宣透把病邪带了出来。

但有些人发现刮痧后不出痧。不出痧不是因为刮的力量不够,而是体质偏虚,气血不够充盛,顶不出痧来。这种人如果采取能去邪的“拔罐儿”疗法,很可能也吸不住那个火罐。此时如果遇到一个正规的中医,他肯定要让你回去吃药,或者通过艾灸先把气血补足了再来刮痧或拔罐儿。

脚部刮痧养生一定要切记以上几点哦。

为你推荐

健康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