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友两成可能被遗忘

  在我们长久以来的习惯中,似乎1型糖尿病都是小孩子才会有的疾病,而成人所患的都是2型糖尿病。可事实上,这个认知正被逐渐打破。

  如果通俗来说,1型糖尿病的患者是因为自身免疫系统的“误判”,误把胰岛β细胞当成“敌人”杀死而引发的疾病;那么2型糖尿病就可以被认为是因为肥胖等因素,导致胰岛β细胞“过劳死”。虽然都是糖尿病,这两类糖尿病的机制、治疗方法却并不相同。

  如今肥胖儿童增多,一些小孩子年纪轻轻也可能发生2型糖尿病;相反,随着自身免疫病为人重视,我们发现许多成人患者其实患上的也是1型糖尿病。

  要分辨糖尿病类型,临床检查、诊断非常重要。过去我们主要依赖3个抗体进行检测,可临床上就是有这么一些患者,明明是1型糖尿病,可抗体检测就是阴性。

  这种漏诊率大约有20%左右。

  刚才我们也说了,因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机理不同,所以要面对的问题就不同。过去,我们对于1型糖尿病主要通过给予胰岛素的方法来进行治疗,如果被误判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在药物、饮食的干预下仍然无法很好控制,医生就会考虑使用胰岛素。虽然会误事儿,但耽误的时间还不算很多。

  可现在,对于1型糖尿病的治疗思路也在改变,医学界已经开始关注免疫治疗。包括我们在内的许多学者,也对1型糖尿病的发病机理进行研究。例如我们所在的研究小组,目前承担的研究任务来说,其中有一项就是寻找,到底是哪一种T淋巴细胞在免疫出错后,担负起错误杀死β细胞的工作。

  这是因为在免疫系统出错,把自身正常细胞当成敌人展开攻击时,并不是所有的T淋巴细胞都在攻击胰岛β细胞。事实上,只有很少的一小撮T细胞负责“杀死β细胞”,如果能够找到这样的细胞,对于后续有针对性地治疗1型糖尿病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可是如果一位1型糖尿病患者被误判为2型糖尿病患者,他就可能错过最好的治疗时机,甚至错失治疗的机会。

  因此,对于糖尿病类型的鉴别诊断,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医生也好,患者也好,都不要想当然认为这是1型或者2型的糖尿病,应该接受符合国际标准的严格监测,将漏诊风险尽量降低。

  除此以外,医学界也在寻找新的检测目标,来进一步降低漏诊风险。就拿ZnT8这个抗体来说,它的名字叫做锌转运体-8,现在研究发现,这个抗体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的阳性率在50%左右。如果结合过去检测的3个抗体,加上新发现的这个抗体,那么一些患者就可能避免被误判的情况。

为你推荐

健康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