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自己让路

    朋友的女儿叫莹莹,是个笑容甜甜有一对酒窝的可爱天使。朋友一边和我聊教育孩子的困难,一边为女儿担忧。“别看在家里一条龙似的,一出家门便蔫了。争抢的事儿从来不上凑……现在谁不争强好胜的,这孩子性格绵弱,将来到社会上肯定会吃亏的……”    软弱的孩子容易吃亏我倒是深有体会。上小学的时候,我个子矮,人也长得瘦,班里有个特别威风的孩子——名字我忘记了,但是他人高马大的形象是终生不忘的——他经常黑塔一样地出现在课桌前,“翻阅”我们的书包、铅笔盒,好看好玩好用的东西统统“上缴”到他那里给“保存”着。一旦被“保存”,那就是“终生不见”。不敢要,更不敢回家告诉父母。父母亲都笃信“得让人时且让人”的做人信条,跟他们说,顶多赚一句“你不惹他,他能欺负你?”所以只有逼自己自强自立。当大多数孩子都变得只赚便宜不吃亏的时候,软弱的孩子肯定是要吃亏的。    半个月后,我和朋友去山里游玩。在城里禁锢得太久了,周身仿佛要生锈一般,回归自然,吸纳天地灵气,调剂精神。    山上游人稀少,愈显得天高云淡,山青水秀。矮坡上野草藤蔓葳蕤,极目所至,均是苍翠绵延的绿。山腰上有一座庙,庙门上红漆剥落,呈现出年久失修的沧桑感。现在人们都赶去名山大川,将一些古迹拥塞得闹市一般,反而无趣,倒是这些名不见经传的乡野山庄来得清静古雅。    进了庙门,一粗布僧衣老和尚在蒲团上静坐冥思。攀谈得知,和尚法名慧真,14岁出家,已在这土庙修行将近50年。朋友上前合掌施礼,虔诚地问:请教师父,遇到强势的人,弱者是不是只有变得更强?    何谓强?何谓弱?    事事争先,事事要强,就是强啊。被强欺压的就是弱了。朋友回答。    慧真淡然一笑,强者不在声,不在势,甚至不在形态。在心。看似强者未必强,看似弱者未必弱。    朋友着急道:那遇强就只能让了?    不是自己的,该让。是自己的,让出去,还回来。    那弱者就只有吃亏了?!    吃亏是福。阿弥陀佛。    你向佛家问强弱,就如和羊羔讲血腥,朋友很失望。佛看世间万物,如我等凡俗看佛,总是似是而非,让人似懂非懂,但所有的玄妙就在悟与不悟之间吧。    我们道谢后下山。正是傍晚,霞光灿烂,农人荷锄归家,远处房舍升起蓝色炊烟。乡间小路,蜿蜒狭窄,一老农对面走来。老农形体纤瘦,倒是手中牵的那头牛强健壮硕,盘在头顶的牛角犀利地高耸着。老农姓王,就住在村舍边,我们还曾在他家门口吃过他种的黑籽西瓜。他笑笑,向路边田里一退,让我们先过去。我和朋友实在不敢从那头黑腱子牛身边走,也往路边一站,示意让他先走。他牵着牛绳,牛慢悠悠地从我们身边走过。在那一刻,我看到牛眼睛瞳孔里的蓝天白云,闻到牛身上的青草味道。这头黑壮的牛,慢慢地反刍着,眼神温柔地望着我们,摇摇尾巴低眉敛首地走过去了。走过去,它还“哞哞”了两声。它的主人爱惜地拍拍它的头,回转身子对我们说:“你瞧,这牛东西还念好呢——知道给它让路呢。”这是头凶悍的牛,曾经拱倒过柴垛,曾经伤过拿一根柳枝向它挑衅的壮年汉子。就是这样的一头悍壮凶蛮的牛,你给它让一条路,它也不会拿它现成的牛角来拱你一犄角。    我和朋友相视一笑,方悟得慧真的一片苦心。给别人让路,也就是给自己留余地,连一头莽撞的牛都懂得你的谦让,何况人呢。    每个人都会遇到更强势的人,如果势不两立,非要分个高下不可,难免两败俱伤。真正的强者,不一定非要在气势上压过对方,相反,越是内心强健的人,越是能够包容。因为有了宽容,他内心的力量也会越来越强大。在给别人让出一地时,你也拓宽了自己脚下的道路。    再想一下朋友的女儿莹莹。她因为处处谦让,不刻意与人争高低,反而拥有众多朋友,在老师们眼中也是知书达理的好学生。如此一来,看似弱,倒是强;好像吃亏,其实已经是大福气了。

为你推荐

健康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