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情绪会导致心血管病?预防心血管病要学会改善不良情绪的4

近些年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逐渐上升,有调查发现,在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诱因当中,坏情绪是常见的一种。可能很多人疑惑情绪和心脑血管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它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实主要是因为坏情绪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影响心血管系统。

坏情绪和心脑血管疾病有什么关系?

长时间存在坏情绪会使身体交感神经异常兴奋,在这种情况下器官会被交感神经指挥下,变得不正常。而且身体会分泌大量神经激素,这些激素一旦分泌过多会变成对身体有害的物质,就如糖皮质激素,这种物质一旦分泌过多,身体肥胖,胰岛素抵抗下降,易导致糖尿病。

另外交感神经持续兴奋会使血管内膜受损而引发慢性炎症,在炎症刺激下血管舒张和收缩都会受影响,血小板活跃,凝血功能加强提高血栓形成量,当血栓停留在血管中就会导致血管堵塞。在目前有数据显示,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疾病发生大多数是和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失常有关系,所以管理好自情绪是保持身体健康的主要关键。

在日常怎样缓解情绪,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1、放松自己

在平时不要给自己过大压力,一旦在紧张焦虑的情绪,告诉自己要放松,使情绪慢慢平复。在紧张时可以听轻松的音乐,让自己放松。

2、运动

感觉自己压力过大,情绪焦虑时通过运动可以释放自己,使情绪得到稳定。但要注意避免高强度运动,高强度运动易伤害身体。

3、旅游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使自己开阔视野的同时还能放松身心,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将所有烦恼遗忘在脑后。或者在平时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转移注意力,可以平复情绪。

4、避免熬夜

保证足够的睡眠可以使精神恢复,身体器官得到修复,从而能缓解情绪。如果休息不当不仅精神不佳,还会提高各种疾病发病率。

温馨提示,各种坏情绪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所以在平时要注意采取措施使情绪稳定,避免压力太大。而且在一开始不要给自己设定过高的目标,易因为达不到目标而失望,最终焦虑沮丧,也会因为坏情绪而影响心血管、最终影响身体。

为你推荐

健康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