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什么病?8大症状很常见,2种检查方法可诊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目前较为常见的一类脑血管疾病,是由内外因素导致的大脑血管突然破裂,其流出的血液蔓延到蛛网膜下腔的病症,根据患者的发病特征,可以将其分为自发性、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两种类型。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症状有哪些?

1、出血的三联征

患者在发病初期会感觉到自己有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等情况出现,病情严重者还会出现血性脑脊液。

2、出血前的先兆症状

通常会有头痛、嗜睡、眼球运动障碍的情况出现,但是也有部分患者没有任何症状表现,只有轻微的三叉神经分布区疼痛、项背部疼痛,但这种情况和普通三叉神经同较为类似,很容易出现无证。

3、出血的典型表现

对于突然发作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剧烈头痛症状,患者会感觉到自己大脑如同有什么东西在剧烈撕扯,无法忍耐其症状。除此之外,患者可能还会伴有意识丧失、呕吐、颈项强直的情况发生,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明显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4、出血当时的症状

在出血当时,患者除了会有明显的大脑疼痛外,还会伴有畏光、呕吐、面色苍白等情况出现,病情发作较为严重的患者,还会感觉到自己全身冷汗、眩晕、下肢疼痛,同时有过半的患者在事后还会出现烦躁不安、意识模糊的情况。通常有百分之30左右的患者还会在此后出现脑积水病症。

5、神经功能损害

患者大多以单侧的动眼神经麻痹为主,同时也有少部分患者会提示同侧颈内出现异常的情况,比如大脑后动脉瘤等,还有极少数患者会出现偏瘫。

6、癫痫

此情况多以在进行大脑中动脉手术后最为常见。

7、脑血管痉挛征象

当患者发病一周左右,会出现短暂性局限性的定位体征,同时还会伴随进行性意识障碍发作,极少部分患者会有较为显著的脑膜刺激征,对于病情发展较为严重的患者,还会在脑血管造影示下发现血管痉挛变细。

8、心律失常

在心电图的检查下,大约超过一半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会有心电图改变的情况发生。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检查方式有哪些?

1、CT

能明显发现患者的脑沟、脑池内密度增高,同时会有脑积水、水肿的情况,在增强CT显示下,能发现海绵状血管瘤。

2、磁共振成像

一般在发病两天之内很难发现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情况,但是借助这种检测方法,能排除海绵状血管瘤、脑肿瘤等疾病所引起的病症。

通常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绝大多数都属于外科范畴,需要在对患者进行详细检查后,确定具体原因再进行干预治疗。由于这种疾病是一种十分严重的脑部损伤,所以大多患者在预后的效果是不理想的,其幸存者的致残率可以达到一般以上。

为你推荐

健康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