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和消瘦),然而临床发现,大部分的糖尿病人症状却是不典型的。由于糖尿病常伴有各种并发症,有些患者会肚子痛,有些会视力模糊,有些会出现尿失禁,还有些可能会觉得手麻脚麻等。昨天,记者在市中医院内分泌科病房看到了一位糖尿病患者小丽,她身上就出现了多种不典型症状。
病情回顾
一场糖尿病 引发多种症状十年前,14岁的小丽因为感冒发烧入院治疗而发现自己患了糖尿病,自此以后她便过上了与疾病抗争的日子:
五年前,小丽发现自己出汗的规律很奇特,别人都是整个身子出汗,自己却只有后背出汗,而且汗流浃背的次数十分频繁。
三年前,小丽的知觉渐渐麻木,别人觉得烫手的热水袋她抱着却觉得刚刚好,为此皮肤常常被烫伤。碰撞一下桌椅,她丝毫不觉得疼痛,可是第二天皮肤却出现淤血,有时候严重起来还会流脓。小丽想可能是因为自己患病,所以抵抗力下降了,导致皮肤也变差了。
一年前,家人发现小丽有偶尔尿床的情况,去泌尿科一查,发现是尿失禁。
几个月前,小丽又开始不明原因的腹痛,跑到家附近的小医院检查,怀疑是肠梗阻,于是开始治疗。可是药吃了,效果却很一般,腹痛的情况也没好转,最后家人陪着她来到市中医院,医生最后判定,她这些年来一系列症状都是因为糖尿病引起的,原因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专家释疑
饮水多、牙龈肿痛、常有饥饿感是典型糖尿病症状
“糖尿病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市中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洪郁芝说,单纯的糖尿病不会致命,但每年都有很多患者因为糖尿病并发症而失去生命。
洪主任解释,像小丽这样的情况其实都是糖尿病并发症的表现,当患者并发自主神经病变时就会出汗多,这是由于糖代谢障碍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使汗腺分泌增加所致,血糖高导致代谢率增高也是多汗的原因之一。同时,因为神经病变,患者往往感觉迟钝,即使存
在泌尿系统疾病,皮肤感知能力下降也不明显,因此往往会被忽视。而出现腹痛,则可能是电解质紊乱致胃肠道平滑肌运动障碍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由于细胞内缺钾、缺镁可导致急性胃扩张和麻痹性肠梗阻。
洪主任说,典型的糖尿病症状有这些特征:容易口干口渴、饮水多,口腔黏膜出现淤点、淤斑、牙龈肿痛或口腔内有灼热感觉,此外,体重缓慢减轻且无明显的诱因,常有饥饿感、爱出汗、乏力、心悸、颤抖等。
“但因典型糖尿病症状而就诊的患者却很少,超过一半的病人是出现并发症以后才辗转确诊。”洪主任说。
疾病提醒
不明原因腹痛别忘了查查血糖
糖尿病可引发多种并发症,例如糖尿病足、皮肤瘙痒、视网膜病变、心血管病变,此外还有神经系统病变等。因此,很多糖尿病患者常常辗转各个科室,症状五花八门,常年不愈。“经常有患者糖尿病已经非常严重了,但是自己根本不知道,反复看消化科、神经科,反而延误了治疗。”洪主任说,比较常见而又容易被忽略的糖尿病症状有以下几种:
神经系统病变:一般得了便秘或者不明原因的肚子痛,患者肯定会去看消化内科。但是,这些情况不一定都是由胃肠出问题引起的。糖尿病引发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会导致肠蠕动减慢,患者做胃镜、肠镜都不会发现异常,就是洗肠也只能解一时之急。这种情况下只进行对症治疗的话,其实只能治标不能治本,一定要控制血糖波动。
皮肤瘙痒:一部分糖尿病患者伴全身或局限性皮肤瘙痒,专家称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减少,而导致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使丙酮酸不能彻底氧化,丙酮酸及乳酸在神经组织中堆积,从而发生多发性神经炎,导致病人皮肤易干燥,出现皮肤瘙痒或虫爬等异常感觉。
视物模糊:老人视力越来越模糊,有的被当成飞蚊症,有的被当成白内障,还有的干脆以为是老眼昏花。其实,视力下降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症状。发现视力明显下降,除了看眼科,一定要同时查一下血糖。
这种水果好处大大的,水果,香蕉,猕猴桃,果糖,膳食纤维,石榴...
2024-09-28保健养生别再乱做按摩了,搞不好真的可能要命!,按摩,肌肉,关节,脊髓,颈动脉...
2024-09-13保健养生光子嫩肤是否会让皮肤变薄?医生揭晓!,光子嫩肤,红血丝,色斑,雀斑,毛孔粗大,皱纹...
2024-09-13保健养生又到中秋佳节,如何才能安心享用月饼?,月饼,无糖,高热量,高脂肪,低糖...
2024-09-13保健养生秋季养生吃点什么?2款药膳滋阴又润燥,药膳,滋阴,山药,当归,枸杞子,补血...
2024-09-10保健养生"挺胸抬头"不是最健康坐姿 试试这样坐,腰椎,坐姿,肌肉,曲度,胸椎...
2024-09-07保健养生减肥流行生酮饮食 为啥说别随便尝试?,膳食,减肥,营养素,脂肪,碳水化合物,生酮...
2024-09-07保健养生游戏玩得头晕目眩?试试这些中医小妙招,决明子,桑叶,薄荷,陈皮,茶饮,按摩,菊花茶,游戏...
2024-09-04保健养生真的想问:鸡蛋一天吃几个最健康?,胆固醇,鸡蛋,脂肪,高血脂...
2024-09-01保健养生一口杨梅一口蛋白质?杨梅应该这么吃,杨梅...
2024-08-31保健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