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预防并发症尤为重要。2010年美国糖尿病协会统计数据显示,3年以上糖尿病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在46%以上,5年以上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在61%以上,10年以上出现并发症的几率高达98%。我们看看哪些检查能够及早发现那些隐而未见的糖尿病并发症。
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检查项目:
糖化血红蛋白检查
糖化血红蛋白检查能弥补血糖只反映瞬时血糖的不足,是了解血糖水平必不可少的项目。糖化血红蛋白能反映近两三个月的血糖水平,血糖即便达标每年也至少应检查两次,血糖控制不好的或者改变治疗方式时则每3个月就应该检查1次。临床上,糖化血红蛋白值介于4%~6.2%时,表示血糖控制理想;6.2%~6.9%表示一般;超过7%就必须调整当前的治疗方案。糖化血红蛋白检查不需要空腹,患者可直接去医院接受检查。但要注意的是,如果换了医生或是医生换了实验室,患者要及时告知医生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查结果。
眼底病变检查
主要排查视网膜病变、白内障等糖尿病眼部并发症,每年均应检查1次,尽量在早期排查眼部疾病。视网膜的病变分为六期,四期之后进入治疗困难期。糖尿病患者眼的各部位均可能出现病变,如角膜异常、虹膜新生血管、视神经病变等。糖尿病患者青光眼和白内障的患病率较高,99%的1型糖尿病和60%的2型糖尿病,病程在20年以上者,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
肾病并发症筛查
肾病筛查的目的是早期检查与干预。糖尿病肾病共分期,期是肾小球高滤过期,这个时期患者微量白蛋白呈阴性,经过胰岛素治疗可以恢复。期为间断微量白蛋白期,这个时期肾小球已出现结构改变。期为持续微量白蛋白期,据一组长期随诊的结果,此期的发病率为16%,多发生在病程大于5年的糖尿病人,并随病程而上升。期为显性糖尿病肾病期,这一期的特点是大量白蛋白尿出现。期为肾功能衰竭期。
有糖尿病家族史、多胎妊娠、肥胖及高血压等人群特别要重视微量白蛋白检查,若能早期发现并积极干预,糖尿病肾病是可以逆转的。另外,糖尿病肾病患者在期几乎无异样感觉,容易被忽略而错过最佳逆转期。
下肢血管神经检测试验
尼龙丝刺激正常人脚指头的趾腹,会有刺痛感,而糖尿病患者如果发生神经病变,会导致感觉失常,分辨不出刺激的是哪个趾头。如果出现不能分辨刺痛,应考虑出现下肢血管神经病变的可能。医院常用10克的尼龙丝来排查神经病变,检查前要保持脚部干净。这项试验操作简单,反馈效果明显,患者也可在家用钝一点的牙签等自行测试,如感觉不到疼痛,应考虑出现下肢血管神经病变的可能。
心电图
这项检查用来早期排查冠心病、心急梗死等心血管并发症,有时还需要患者做平板运动试验来确定是否潜藏冠心病。糖尿病患者由于存在神经病变,其感觉比普通人差,一般人出现心绞痛、心肌梗塞,会有疼痛难忍的症状,然而糖尿病患者却相反,出现无痛性、无痛感病症,不能及时察觉,十分危险。
神经病变
患者平时应注意自己有无四肢麻木、感觉异常(如针刺感、蚂蚁在皮肤上爬行感、烧灼感等)。因此,糖尿病的药物,如有上述症状,应及时去医院检查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检查项目,必要时还需做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等。
糖尿病足
患者需每天检查双足一次,观察有无皮肤温度(如有无冰凉感觉)和颜色变化(如颜色变暗)、感觉变化(如有无疼痛)色体的HLA抗原异常,有无破损和感染等情况,若发现异常素的分泌量并不低甚至,应及时去医院检查。
大血管病变(包括冠心病、脑血管病变等)
患者平时应注意有无胸闷、胸痛、心慌、一侧肢体无力、说话不流利、走路后下肢疼痛加重等异常。若发现异常,应及时去医院检查预防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可根据具体病情做心电图、活动平板试验、心脏超声、血管B超、心肌同位素显像、冠状动脉造影等,以进一步明确病情。
这种水果好处大大的,水果,香蕉,猕猴桃,果糖,膳食纤维,石榴...
2024-09-28保健养生别再乱做按摩了,搞不好真的可能要命!,按摩,肌肉,关节,脊髓,颈动脉...
2024-09-13保健养生光子嫩肤是否会让皮肤变薄?医生揭晓!,光子嫩肤,红血丝,色斑,雀斑,毛孔粗大,皱纹...
2024-09-13保健养生又到中秋佳节,如何才能安心享用月饼?,月饼,无糖,高热量,高脂肪,低糖...
2024-09-13保健养生秋季养生吃点什么?2款药膳滋阴又润燥,药膳,滋阴,山药,当归,枸杞子,补血...
2024-09-10保健养生"挺胸抬头"不是最健康坐姿 试试这样坐,腰椎,坐姿,肌肉,曲度,胸椎...
2024-09-07保健养生减肥流行生酮饮食 为啥说别随便尝试?,膳食,减肥,营养素,脂肪,碳水化合物,生酮...
2024-09-07保健养生游戏玩得头晕目眩?试试这些中医小妙招,决明子,桑叶,薄荷,陈皮,茶饮,按摩,菊花茶,游戏...
2024-09-04保健养生真的想问:鸡蛋一天吃几个最健康?,胆固醇,鸡蛋,脂肪,高血脂...
2024-09-01保健养生一口杨梅一口蛋白质?杨梅应该这么吃,杨梅...
2024-08-31保健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