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尿的诊断方法是什么?

蛋白尿这种疾病虽然常见,但是仅仅依据患者的症状表现很难确定疾病,因此,要确诊蛋白尿这种疾病就必须通过相关的检查项目,那么蛋白尿症状应该做哪些检查呢?

蛋白尿的常用检查

尿蛋白质

尿蛋白是尿液通过酸化加热后混浊而检出的蛋白质。正常人24小时尿蛋白的范围为≦0.15g,常规化验检测为阴性。如检测尿蛋白﹥150毫克/日,即尿蛋白阳性时,说明人体排出的尿蛋白量明显增多,属于异常尿蛋白。尿蛋白持续阳性,往往代表肾脏发生了病变,故临床可依据尿蛋白阳性的多少来判定肾病损伤的程度以及肾病治疗的效果。

尿蛋白定量

尿蛋白定性试验阳性,则应进一步进行尿蛋白定量试验。尿蛋白定量是指准确测定24h内全部尿液中的蛋白质浓度。尿蛋白定量测定有助于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了解肾脏病变的程度。留尿时要求适量添加防腐剂。

蛋白尿的诊断方法

定性检查

尿常规(尿液分析)检查尿蛋白定性试验阳性+ — ++++。

最好是晨尿,晨尿溶质含量高,且可排除体位性蛋白尿。

定性检查只是筛选检查,不作为准确的尿蛋白含量指标。

24小时尿定量检查

比较准确反映每天排泄的蛋白量。通过定量可将蛋白尿分为:

轻度蛋白尿<1g/24h

中度蛋白尿<1-3.5g/24h

重度蛋白尿>3.5g/24h

特殊蛋白检查

微量白蛋白:其含量的变化可用于发现早期的肾脏损害,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脏损害。

β2微球蛋白:血清和尿中β2微球蛋白反映早期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变化。

本周氏蛋白: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

注意结合病史:如水肿,高血压病,糖尿病,痛风,过敏性紫癜,损伤肾脏药物使用等等。

为你推荐

健康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