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罐印颜色对应身体健康?常用的体位有这4个

中医拔罐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那么拔罐有哪些体位呢?拔罐有什么要注意呢?

拔罐常用四体位

拔罐时,每次使用的体位都不同,一般按照拔罐部位、舒适度等而定,可以灵活调整。

坐立位:如果吸拔颈肩、腰背脊椎两侧、大腿前上侧膝部等部位,可以采用这个体位。一般是坐立于木凳上,暴露后颈及背部,。

侧卧位:如果拔胸胁、髓和下肢内外侧等部位,可以使用这个体位,具体是将两下肢均屈曲或一腿屈曲,另一腿伸直。

俯卧位:如果吸拔腰背、脊椎两侧,以及下肢后侧等部位,可以采用这个体位。具体做法是背面而卧,或头转向一侧或向下,下垫枕头,手臂放在身体两边,放松肌肉。

仰卧位:与俯卧位相反,仰卧头下垫枕,四肢平放,放松肌肉。适合吸拔前胸、腹部、上肢、下肢前侧等部位。

不同颜色的罐印有什么意义?

上述我们了解了拔罐常用的体位,但是我们会发现,拔罐后会出现不同颜色的罐印,这些又代表什么呢?

紫色:紫色或者黑紫色的罐印说明患者的血液循环出现了问题。通俗的说,也就是体内有血瘀,中医说法就是体内淤血,拔罐后出现这种颜色的罐印,患者最好适当服用一些活血化瘀的药物或者食物。如果皮肤发紫的同时还伴随着斑块,此时患者就要注意了,可能在体内淤血的同时还患有寒湿之症。

鲜红色:如果拔罐后皮肤是鲜红色,这是内热的一种表现,日常生活中应该多吃一些降火的食材。这种颜色的罐印还是比较少见的,但也要引起重视。如果皮肤发红但不是鲜红色,这也是内热的症状,且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身体中出现了血枯而导致血液运行不畅的症状。对于这类患者来说,应该警惕血脂高等疾病,可以尝试使用一些泻火和活血的药物,平时还需注意饮食。

灰白色:如果拔罐的位置发白或者是没有颜色改变,那么说明患者体内的寒气比较重,导致身体出现了虚寒的症状。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使用一些祛寒的药物进行调理身体。

为你推荐

健康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