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可分为四种 防治需注意这些

中医认为,脾脏的气不足就容易引起脾虚,进而导致脾胃功能失调。一般来说,脾虚是饮食不合理、生活不规律导致,不少人习惯抽烟喝酒,熬夜加班也会导致脾虚。

脾虚可分为四种

一般来说,中医把脾虚分为四种: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下:

脾气虚:多因饮食不节,或劳倦过度,或忧思日久,损伤脾土,或抵抗力不足,素体虚弱。

脾阳虚:多因脾气虚衰进一步发展而成,也可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或因寒凉药物太过,损伤脾阳,或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火不生土而致。

中气下陷:中气亦指脾气。脾气上升,将水谷精微之气上输于肺,以荣养其他脏腑,若脾虚中气下陷,可出现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症。

脾不统血:脾气虚弱,不能摄血,则血不循经。

脾虚应该如何治疗?

应对脾虚,中医有许多秒钟,下面我们就来一一说明:

首先,脾主运化,脾胃虚弱就会使脾胃运化不力,造成身体水湿停滞。揉带脉则一方面健脾阳,另一方面则振奋了肚腩两侧胆经的阳气,迅速化开了小腹内积聚的水湿。当然你要是觉得揉带脉的力度不足的话,也可以用手握成拳来敲。顺便再说一下,此法对便秘的治疗也非常有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

再者,可以多吞津液。唾液其实就是人体内最好的健脾胃的药。中医学认为,唾液能“润五官、悦肌肤、固牙齿、强筋骨、通气血、延寿命”,春秋时期的老子认为,灵丹妙药虽好,也不如自己的津液重要。古代养生学家陶弘景也说:“食玉泉者,能使人延年,除百病。”

此外,患者还可以尝试捏脊梁骨,从尾椎骨一直捏到脖子。捏的时候,不必拘泥于穴位,因为脊柱两侧正是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所经之处,捏脊能对身体起到全面的保健作用,它可以健益脾胃、督一身之气;还可调理脏腑、疏通经络、升降气机。也可以用手搓脊柱及其两侧更为方便快捷,力度可大可小,总之搓得发热为止。

最后,脾虚者还可以多爬山。爬山不仅能锻炼筋骨,让人汗水淋漓,这也是排除体内水湿的良法,同时还能让人的脾通天地之气,山谷之气。

为你推荐

健康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