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胎盘位置改变会引发哪些疾病 如何防治
有家健康网 2025-03-30阅读量:1567
胎盘位置改变可能引发前置胎盘、胎盘早剥、产后出血、植入性胎盘、胎儿生长受限等疾病。防治措施包括定期产检、避免高危因素、及时治疗并发症、必要时采取手术干预、加强孕期保健等。
1. 前置胎盘:正常胎盘应附着于子宫体部的后壁、前壁或侧壁。若妊娠28周后,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其位置低于胎先露部,称为前置胎盘。这是妊娠晚期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可能导致孕妇反复无痛性阴道流血,严重时可危及母儿生命。防治方面,孕妇需定期产检,早发现胎盘位置异常。孕期要避免剧烈运动和性生活,一旦出现阴道流血,应立即就医。
2. 胎盘早剥: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称为胎盘早剥。胎盘位置改变可能影响胎盘与子宫壁的附着稳定性,增加胎盘早剥的风险。胎盘早剥起病急、发展快,若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母儿生命。防治时,孕妇要积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慢性肾脏疾病等可能引起胎盘早剥的基础疾病,避免腹部外伤。一旦确诊,需根据孕妇病情轻重、胎儿宫内状况等决定治疗方案,必要时及时终止妊娠。
3. 产后出血:胎盘位置改变可能导致胎盘附着部位的子宫肌层收缩不良,影响胎盘剥离后子宫创面的止血,从而增加产后出血的发生几率。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防治上,分娩过程中要密切观察产妇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胎盘残留等问题。对于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可预防性使用缩宫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米索前列醇等药物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
4. 植入性胎盘:指胎盘绒毛穿入部分子宫肌层,是一种极严重的胎盘着床异常。胎盘位置改变可能破坏子宫蜕膜完整性,使绒毛更容易侵入子宫肌层。植入性胎盘可导致严重的产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甚至需要切除子宫。防治措施包括避免多次刮宫、剖宫产等损伤子宫内膜的操作。对于高危孕妇,孕期要加强监测,必要时在有条件的医院分娩,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根据情况采取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5. 胎儿生长受限:胎盘位置改变可能影响胎盘的血液灌注和物质交换功能,导致胎儿获得的营养和氧气不足,从而引起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生长受限的胎儿在宫内和出生后发生窒息、低血糖、新生儿死亡等风险增加。防治时,孕妇要加强营养,保证充足的休息。医生会根据孕妇和胎儿的具体情况,给予补充营养物质、改善胎盘循环等治疗,必要时提前终止妊娠。
胎盘位置改变可能引发多种严重疾病,对母儿健康造成威胁。孕妇应重视孕期保健,定期产检,及时发现胎盘位置异常,并积极配合医生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以保障母儿的安全和健康。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