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3个关键步骤,让你秒懂心脏支架手术怎么做
有家健康网 2025-03-29阅读量:967
心脏支架手术主要有术前准备、术中操作、术后处理这三个关键步骤。术前准备包括患者评估、完善检查、签署同意书等;术中操作涵盖穿刺血管、输送支架、释放支架等;术后处理涉及药物治疗、伤口护理、康复监测等。
1. 术前准备:
患者评估:医生会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等,判断患者是否适合进行心脏支架手术。
完善检查:患者需要进行一系列检查,如心电图、心脏超声、冠状动脉造影等,以明确冠状动脉病变的部位和程度。
签署同意书:医生会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说明手术的过程、风险、益处等,在患者及家属充分了解并同意后签署手术同意书。
药物准备:患者通常需要在术前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以减少手术中血栓形成的风险。
皮肤准备:对手术穿刺部位进行清洁和备皮,预防感染。
2. 术中操作:
穿刺血管:一般选择桡动脉或股动脉作为穿刺部位,局部麻醉后,使用穿刺针将导管插入血管。
输送导管:通过导管将导丝送至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然后沿着导丝将装有支架的球囊导管输送至目标位置。
释放支架:在X线透视下,确认球囊导管和支架的位置准确后,对球囊进行加压,使支架扩张并紧贴血管壁,然后撤出球囊导管。
确认效果:再次进行冠状动脉造影,观察支架的位置、扩张情况以及血管的血流情况,确保手术效果良好。
止血包扎:拔出穿刺导管,对穿刺部位进行止血和包扎。
3. 术后处理:
药物治疗:术后患者需要继续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降压药、降糖药等,以预防血栓形成、稳定斑块、控制血压和血糖等。具体用药需遵医嘱。
伤口护理: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沾水和剧烈活动,防止伤口感染和出血。
康复监测:术后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心电图、心肌酶等进行密切监测,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生活方式调整: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情绪激动,戒烟限酒,合理饮食,控制体重,适当进行运动。
定期复查: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冠状动脉造影等,以评估手术效果和病情变化。
心脏支架手术是一种治疗冠状动脉疾病的有效方法,通过术前充分准备、术中精准操作和术后妥善处理这三个关键步骤,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预后。患者在手术前后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遵循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以促进康复。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