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揭秘!儿童脑瘫早筛的3个关键指标
有家健康网 2025-03-29阅读量:7973
儿童脑瘫早筛的3个关键指标分别涉及运动发育、姿势反射以及肌张力等方面。运动发育迟缓、异常姿势反射和肌张力异常是判断儿童是否可能患有脑瘫的重要依据,此外,还可结合其他表现如原始反射延迟消失、主动运动减少等进行综合判断。
1. 运动发育迟缓:正常儿童的运动发育遵循一定规律,如3个月左右会抬头,6个月左右会翻身,8个月左右会独坐,1岁左右会爬行等。脑瘫儿童往往在这些关键时间节点无法达到相应的运动能力,例如到了4个月还不能抬头,1岁还不会独坐,这可能提示存在运动发育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检查。
2. 异常姿势反射:姿势反射是人体维持正常姿势和运动的基础。脑瘫儿童可能会出现一些异常的姿势反射,如不对称颈紧张反射,当头部转向一侧时,同侧上肢伸直,对侧上肢屈曲,这种反射若在3 - 4个月后仍持续存在,可能是脑瘫的表现。还有拥抱反射,正常情况下3 - 6个月会消失,若持续不消失或表现异常强烈,也应引起重视。
3. 肌张力异常:肌张力是指肌肉在静止松弛状态下的紧张度。脑瘫儿童可能出现肌张力增高或降低的情况。肌张力增高时,孩子的肢体僵硬,活动受限,例如在给孩子活动肢体时,会感觉阻力明显增大;肌张力降低时,孩子的肢体则表现得过于松软,像“面条”一样,无法保持正常的姿势。
4. 原始反射延迟消失:除了上述提到的拥抱反射、不对称颈紧张反射外,还有握持反射等。正常婴儿出生后会有握持反射,一般在3 - 4个月时会逐渐消失。如果握持反射持续存在,甚至到6个月后仍很明显,可能与脑瘫有关。
5. 主动运动减少:脑瘫儿童往往主动运动的意愿和能力都比较差,比如很少自主伸手去抓东西,或者在玩耍时肢体活动明显比同龄孩子少。
儿童脑瘫早筛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通过关注运动发育、姿势反射、肌张力等关键指标,以及原始反射和主动运动情况,可以初步判断儿童是否存在脑瘫的可能。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的小儿科或相关科室进行进一步检查和评估,以便尽早采取干预措施,提高孩子的生活质量。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