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乳房内小疙瘩不可忽视,3种常见病因大揭秘!
有家健康网 2025-03-29阅读量:25
乳房内出现小疙瘩较为常见,可能由乳腺纤维瘤、乳腺囊性增生病、乳腺癌等病因引起,每种病因有不同表现及治疗方式。
1. 乳腺纤维瘤:这是一种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主要由乳腺纤维细胞对雌激素的敏感性异常增高导致。高发于青年女性,通常表现为乳房内圆形或椭圆形的肿块,表面光滑,边界清晰,质地较硬,活动度好,一般无明显疼痛。治疗上,较小的纤维瘤可定期复查观察其变化;若纤维瘤较大或生长迅速,可考虑手术切除,常用的手术方式有传统开刀手术和微创旋切手术。术后可遵医嘱使用一些预防感染的药物,如阿莫西林、头孢呋辛、阿奇霉素等。
2. 乳腺囊性增生病:与内分泌失调有关,体内雌激素水平相对或绝对升高,孕激素水平降低。多见于中年妇女,乳房内可出现大小不一、质地中等或稍硬的结节,可呈颗粒状、结节状或片状,边界不清,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可被推动。部分患者会伴有乳房胀痛或刺痛,疼痛程度和发作频率因人而异,且在月经前可能加重。治疗方面,症状较轻者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如保持心情舒畅、规律作息、减少高脂肪食物摄入等缓解症状。症状较重者可遵医嘱服用逍遥丸、乳癖消片、小金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3. 乳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与遗传、激素水平、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早期乳腺癌多表现为乳房内无痛性肿块,质地较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差,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乳头溢液、乳头凹陷、乳房皮肤橘皮样改变等症状。乳腺癌的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包括手术治疗、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常用的化疗药物有环磷酰胺、氟尿嘧啶、多柔比星等。
乳房内出现小疙瘩可能是多种病因导致,不同病因的治疗方法差异较大。因此,一旦发现乳房内有小疙瘩,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明确病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