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小心!螺旋杆菌感染会悄悄传染,危害巨大!
有家健康网 2025-03-29阅读量:6280
螺旋杆菌感染具有传染性,传播途径有口口传播、粪口传播等,其危害包括引发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等疾病,治疗药物有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奥美拉唑等。
1. 传染性:螺旋杆菌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在家庭、集体生活等场景中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2. 传播途径:一是口口传播,比如共用餐具、水杯、接吻等都可能导致螺旋杆菌的传播;二是粪口传播,螺旋杆菌可随粪便排出体外,如果污染了水源或食物,健康人接触后就可能被感染。
3. 胃炎:螺旋杆菌感染胃黏膜后,会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胃黏膜充血、水肿,患者可能出现上腹部疼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
4. 胃溃疡:长期的螺旋杆菌感染会破坏胃黏膜的保护屏障,胃酸侵蚀胃壁,从而形成胃溃疡。患者常出现周期性上腹部疼痛,疼痛性质多样,如钝痛、胀痛、灼痛等。
5. 十二指肠溃疡:螺旋杆菌也容易在十二指肠部位定植,引发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疼痛特点多为空腹痛,进食后可缓解。
6. 胃癌:螺旋杆菌感染是胃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长期感染会使胃黏膜反复发生炎症、修复,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发生细胞的癌变。
7. 治疗药物:阿莫西林是一种抗生素,对螺旋杆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克拉霉素同样是常用的抗生素,能有效抑制螺旋杆菌的生长;奥美拉唑属于质子泵抑制剂,可减少胃酸分泌,为抗生素发挥作用创造有利环境。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这些药物治疗时应遵医嘱。
螺旋杆菌感染具有传染性且危害巨大,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并引发一系列胃部疾病甚至胃癌。了解其传播途径和危害,有助于人们做好预防工作。一旦感染,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