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热搜!小孩半夜抽搐,专家教你正确应对
有家健康网 2025-03-29阅读量:3960
小孩半夜抽搐可能由高热惊厥、低钙血症、癫痫、颅内感染、中毒等因素引起,需要采取保持呼吸通畅、防止受伤、记录症状、及时降温、送医治疗等措施应对。
1. 高热惊厥:这是小孩半夜抽搐常见原因之一。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高热刺激可使大脑神经细胞异常放电,引发抽搐。体温多在38.5℃以上,抽搐多为全身性,持续时间较短。此时应立即解开孩子衣物,保持呼吸通畅,将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可用湿毛巾给孩子擦拭额头、颈部、腋窝等大动脉处进行物理降温。
2. 低钙血症:当孩子血液中钙离子浓度降低时,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可导致抽搐。多见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表现为手足抽搐、惊厥等。日常应保证孩子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如牛奶、鸡蛋等富含钙的食物,必要时可遵医嘱补充碳酸钙、葡萄糖酸钙、乳酸钙等钙剂。
3. 癫痫:是一种慢性脑部疾病,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癫痫发作形式多样,可为全身性发作或部分性发作。发作时不要强行按压孩子肢体,避免造成骨折等伤害,可在孩子上下牙齿间垫上软物,防止咬伤舌头。同时记录发作时间和症状,以便就医时提供给医生。
4. 颅内感染:如脑膜炎、脑炎等,病原体侵犯脑组织,引起炎症反应,可导致抽搐。除抽搐外,还可伴有发热、头痛、呕吐、精神萎靡等症状。一旦怀疑颅内感染,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脑脊液检查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等进行抗感染治疗。
5. 中毒:孩子误食有毒物质,如农药、鼠药等,可引起中毒性抽搐。应尽快清除孩子口腔内的毒物,如用清水漱口等,并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洗胃、解毒等治疗。
小孩半夜抽搐原因多样,情况复杂。家长遇到这种情况不要惊慌,应冷静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同时尽快送往正规医院就诊,以便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孩子的营养均衡、预防感染等,降低抽搐发生的风险。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