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紧急!别再以为高温能轻松杀死黄曲霉菌了
有家健康网 2025-03-29阅读量:8164
黄曲霉菌是常见真菌,在高温下难以被杀灭,因其产生的黄曲霉毒素耐高温,食物受污染后难靠高温处理,且黄曲霉菌孢子有耐受性,其污染的环境也难用高温完全消除,还会在适宜条件下重新生长繁殖。
1. 黄曲霉菌是一种常见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常污染粮食、坚果等食物。它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下会大量繁殖。
2. 黄曲霉菌产生的黄曲霉毒素具有很强的耐高温性。一般家庭烹饪的温度,如炒菜、蒸煮等,通常在 100℃ - 200℃左右,而黄曲霉毒素要在 280℃以上的高温才会发生分解,所以普通的高温烹饪无法破坏黄曲霉毒素的结构,也就不能消除其毒性。
3. 当食物被黄曲霉菌污染后,即使经过高温处理,也很难完全杀灭其中的黄曲霉菌和去除黄曲霉毒素。因为毒素可能已经深入到食物的内部,仅仅表面的高温无法触及到内部的毒素。
4. 黄曲霉菌的孢子具有一定的耐受性。这些孢子可以在不利的环境中存活,高温环境虽然能对其产生一定影响,但并不能轻易将其全部杀死。一旦环境条件适宜,这些孢子又会重新萌发成新的黄曲霉菌。
5. 黄曲霉菌污染的环境,如厨房的案板、餐具等,也很难通过高温完全消除。即使对这些物品进行高温消毒,也可能存在一些角落或缝隙无法达到足够的温度,从而导致黄曲霉菌残留。而且,只要环境中存在适宜的营养物质和湿度,残留的黄曲霉菌就可能再次生长繁殖。
6. 长期摄入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如损害肝脏,增加患肝癌等疾病的风险。因此,不能仅仅依赖高温来处理可能被黄曲霉菌污染的食物。
黄曲霉菌及其产生的黄曲霉毒素难以被高温轻松杀死。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预防食物被黄曲霉菌污染,如保持食物储存环境的干燥、通风,定期清理厨房用具等。一旦发现食物有明显的霉变迹象,应果断丢弃,避免食用,以保障身体健康。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