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知名专家解读心脏官能症症状的防治要点
有家健康网 2025-03-29阅读量:4153
心脏官能症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特殊类型,症状有心悸、呼吸困难、心前区疼痛、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等。防治要点包括心理调节、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运动锻炼、定期复查等。
1. 症状表现:
心悸:患者自觉心跳加快、心慌,常在情绪波动、紧张时出现。
呼吸困难:感觉空气不足、呼吸不畅,常需深呼吸或叹息样呼吸来缓解。
心前区疼痛:疼痛部位不固定,疼痛性质多样,如刺痛、隐痛等,疼痛持续时间长短不一。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可出现多汗、手足发冷、尿频、大便次数增多或便秘等症状。
神经衰弱:表现为失眠、多梦、焦虑、抑郁、头晕、乏力等。
2. 心理调节:心脏官能症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患者应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可通过听音乐、看电影、与朋友聊天等方式缓解压力。
3. 生活方式调整: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饮食上,减少咖啡因、酒精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富含营养的食物。
4. 药物治疗:
镇静安神药物:如地西泮、艾司唑仑等,可缓解患者的焦虑、失眠等症状,但需遵医嘱使用。
β - 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可减慢心率,减轻心悸症状。
抗抑郁药物:如氟西汀、帕罗西汀等,对于伴有抑郁情绪的患者有一定疗效。
5. 运动锻炼: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太极拳等,有助于增强体质,改善心血管功能,缓解症状。运动应循序渐进,避免过度运动。
6. 定期复查: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心脏官能症虽然不影响心脏的器质性病变,但会给患者带来不适症状,影响生活质量。通过心理调节、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运动锻炼和定期复查等综合防治措施,可有效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