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中医推荐:头晕适用的中药有哪些
有家健康网 2025-03-29阅读量:952
头晕是常见症状,中医有多种适用中药,如天麻、钩藤、菊花、白术、川芎等。
1. 天麻:味甘,性平,归肝经。具有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的功效。对于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目眩有很好的疗效。肝阳上亢多因肝肾阴虚,阴不制阳,阳亢于上所致,天麻能有效调节肝阳,缓解头晕症状。许多治疗头晕的方剂中都常以天麻为主要药物。
2. 钩藤:性凉,味甘,归肝、心包经。有清热平肝、息风定惊的作用。尤其适用于肝热型头晕,这类头晕常伴有口苦、面红、烦躁等症状。钩藤能清泄肝热,使肝热得清,头晕自止。现代研究表明,钩藤还具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对于因高血压导致的头晕也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3. 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归肺、肝经。可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对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头晕以及肝阳上亢导致的头晕都有治疗作用。风热感冒时,邪气侵犯人体,导致清窍不利而头晕,菊花能疏散风热;肝阳上亢时,菊花可平肝潜阳,从而改善头晕症状。
4. 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等功效。在中医理论中,脾虚湿盛可导致清阳不升,从而引起头晕。白术能健脾燥湿,使脾胃功能恢复正常,清阳得升,头晕症状也会随之减轻。常用于治疗因脾胃虚弱、水湿内停引起的头晕。
5. 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对于瘀血阻滞导致的头晕有较好的疗效。瘀血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脑窍失养可引发头晕,川芎能活血化瘀,改善脑部的血液循环,从而缓解头晕症状。同时,川芎还可用于治疗风寒头痛引起的头晕,通过祛风散寒来达到治疗目的。
以上这些中药在治疗头晕方面各有特点和适用范围。但头晕的病因复杂多样,在使用中药治疗时,需要根据具体的病因和症状进行辨证论治。患者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的中医科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中药,切不可自行用药。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