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震惊!5种常见的晕厥病因,你知道几个
有家健康网 2025-03-29阅读量:2559
常见的晕厥病因有血管迷走性晕厥、心源性晕厥、脑源性晕厥、低血糖性晕厥、情境性晕厥等。
1. 血管迷走性晕厥:这是最常见的晕厥类型。通常是由于各种刺激因素,如疼痛、恐惧、情绪紧张、长时间站立等,触发了迷走神经反射,导致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心率减慢,使脑部供血不足而发生晕厥。患者可能会先出现头晕、乏力、恶心、面色苍白等前驱症状,随后突然意识丧失,一般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后可自行恢复。治疗方面,一般建议患者避免诱发因素,当出现前驱症状时,立即采取平卧位,以增加脑部供血。必要时可使用米多君、氟氢可的松等药物,具体用药需遵医嘱。
2. 心源性晕厥:是由于心脏疾病导致心排血量突然减少或心脏停搏,引起脑组织缺血而发生的晕厥。常见于心律失常(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等)、冠心病、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等。这类晕厥起病急骤,发作前可无明显先兆,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治疗主要针对原发心脏疾病,如心律失常可能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普罗帕酮、美托洛尔等);冠心病可能需要进行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等。
3. 脑源性晕厥:主要是由于脑部血管或主要供应脑部血液的血管发生循环障碍,导致一时性广泛性脑供血不足所致。常见病因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狭窄或堵塞、高血压脑病等。患者除了晕厥外,还可能伴有头痛、头晕、肢体麻木、言语不利等症状。治疗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以及阿托伐他汀等调脂稳定斑块药物;脑血管狭窄严重时可能需要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
4. 低血糖性晕厥:多发生在饥饿、长时间运动、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药物过量等情况下。当血糖水平过低时,大脑缺乏足够的能量供应,从而导致晕厥。患者常伴有心慌、手抖、出汗、饥饿感等症状,补充糖分后症状可迅速缓解。预防低血糖性晕厥,要注意规律饮食,糖尿病患者要合理使用降糖药物。发作时可立即口服葡萄糖溶液、含糖饮料或进食糖果等。
5. 情境性晕厥:是指在特定情境下发生的晕厥,如排尿性晕厥、咳嗽性晕厥、吞咽性晕厥等。排尿性晕厥多见于男性,常在夜间起床排尿过程中或排尿后突然发生,可能与排尿时腹压骤降、迷走神经反射等因素有关。咳嗽性晕厥多见于有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剧烈咳嗽时胸腔内压力升高,影响静脉回流,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吞咽性晕厥则与吞咽动作刺激迷走神经有关。对于这类晕厥,主要是避免相关诱发情境,如排尿时不要过急、避免剧烈咳嗽等。
晕厥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临床症状,其病因复杂多样。了解常见的晕厥病因,有助于在日常生活中及时识别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果频繁发生晕厥或晕厥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进行全面的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