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经络保健快速缓解便秘,中医智慧大揭秘
有家健康网 2025-03-29阅读量:2946
经络保健缓解便秘可通过按摩穴位、艾灸经络、推拿经络、针刺穴位、中药配合经络疗法等方式,这些方法体现了中医在便秘治疗上的智慧。
1. 按摩穴位:按摩天枢穴、足三里穴、支沟穴等穴位可促进肠道蠕动。天枢穴位于肚脐旁开两寸处,是大肠经的募穴,刺激该穴位能调节大肠功能,增强肠道动力。足三里穴在犊鼻下三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它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等功效,对改善便秘有帮助。支沟穴在前臂背侧,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按摩此穴位可清利三焦、通腑降逆。
2. 艾灸经络:艾灸神阙穴、关元穴等经络上的重要穴位。神阙穴即肚脐,艾灸此穴位能温通经络、调和气血、健脾和胃,促进肠道的运化功能。关元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艾灸关元穴可培元固本、补益下焦,改善肠道虚寒导致的便秘。艾灸时要注意温度和距离,避免烫伤皮肤。
3. 推拿经络:沿着腹部的任脉、足阳明胃经等经络进行推拿。以肚脐为中心,用手掌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可促进肠道的顺时针蠕动,帮助排便。还可沿着腿部的足阳明胃经从膝盖向下推拿,刺激经络气血运行,改善胃肠功能。
4. 针刺穴位:针刺大肠俞、上巨虚等穴位。大肠俞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是大肠之气输注之处,针刺该穴位可调节大肠的传导功能。上巨虚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它是大肠的下合穴,针刺此穴位能通调腑气、清利湿热,缓解便秘症状。针刺需由专业医生操作。
5. 中药配合经络疗法:可选用麻子仁丸、润肠丸、五仁丸等中药。麻子仁丸具有润肠泄热、行气通便的功效;润肠丸能养血滋阴、润肠通便;五仁丸可润肠通便,用于津枯肠燥、大便艰难等。在使用中药的同时配合经络保健方法,能增强治疗效果。但使用中药需遵医嘱。
经络保健缓解便秘是中医智慧的体现,通过按摩穴位、艾灸经络、推拿经络、针刺穴位以及中药配合经络疗法等多种方式,可调节人体经络气血,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症状。但如果便秘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的消化内科或中医科就诊,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