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专家解读:眼皮上长疙瘩的真正原因
有家健康网 2025-03-29阅读量:8801
眼皮上长疙瘩的原因有睑板腺囊肿、麦粒肿、脂肪粒、汗管瘤、眼睑肿瘤等。
1. 睑板腺囊肿:睑板腺排出管道阻塞和分泌物潴留,会形成慢性炎性肉芽肿。这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通常是由于睑板腺分泌旺盛但排出不畅导致。一般表现为眼皮上出现无痛性的肿块,大小不一,小的如米粒,大的可如黄豆甚至更大。
2. 麦粒肿:又称睑腺炎,是眼睑腺体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主要由葡萄球菌感染引起。患者会感觉眼皮红肿、疼痛,有硬结,随着病情发展,硬结可能会形成黄色脓点。
3. 脂肪粒:多是由于皮肤受损后自我修复过程中形成的白色小囊肿,也可能是由于皮脂被角质所覆盖,不能正常排至表皮,从而堆积形成的白色颗粒。通常出现在眼周,表现为针头大小的白色或淡黄色疙瘩。
4. 汗管瘤:是一种附属器肿瘤,由脂肪代谢障碍所引起的人体表皮小汗腺导管的一种痣样肿瘤。与内分泌、妊娠、月经及家族遗传等因素有关,一般表现为眼皮上多发的、粟粒大小的丘疹,颜色与肤色接近或呈淡黄色。
5. 眼睑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良性肿瘤如乳头状瘤、色素痣等,生长缓慢,一般不会对视力和生命造成威胁;恶性肿瘤如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等,相对少见,但危害较大,可能会侵犯周围组织和发生转移。
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眼皮疙瘩,治疗方法也不同。睑板腺囊肿较小的可通过热敷促进吸收,较大的可能需要手术切除;麦粒肿早期可热敷,同时使用抗生素眼药水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氯霉素滴眼液等,形成脓肿后需切开排脓;脂肪粒一般可在消毒后用针挑出,也可采用激光等方法去除;汗管瘤通常可采用激光、冷冻等物理治疗方法;眼睑肿瘤则多需要手术切除,并根据肿瘤的性质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放疗、化疗等治疗。但无论哪种治疗方法,都需要遵医嘱进行。
眼皮上长疙瘩的原因多种多样,不同原因导致的疙瘩在症状和治疗方法上有所差异。当发现眼皮上长疙瘩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明确病因,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以保障眼部健康。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