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刷牙出血早筛,这2个方法不可少
有家健康网 2025-03-28阅读量:9896
刷牙出血早筛可通过口腔检查、血液检查等方法实现。口腔检查能直接观察口腔状况,血液检查可排查全身性疾病因素。此外,了解刷牙习惯、观察牙龈外观、留意出血频率等也有助于早筛。
1. 口腔检查:专业医生会对口腔进行全面检查,查看牙龈是否红肿、有无牙结石、牙菌斑等。牙结石和牙菌斑的长期堆积会刺激牙龈,导致炎症和出血。医生还会检查牙齿的排列情况,不整齐的牙齿可能会增加刷牙难度,容易造成牙龈损伤出血。
2. 血液检查:通过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可排查是否存在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体内血小板数量减少,凝血功能下降,容易出现刷牙出血等症状。白血病患者也可能因骨髓造血功能异常,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或功能异常,引起出血倾向。
3. 了解刷牙习惯:不正确的刷牙方法,如用力过猛、横刷等,会损伤牙龈组织,导致出血。建议采用巴氏刷牙法,将牙刷与牙长轴呈45度角指向根尖方向,按照牙龈-牙交界区,使刷毛一部分进入龈沟,一部分铺于龈缘上,尽可能伸入邻间隙内,用轻柔压力使刷毛在原位进行前后方向短距离的水平颤动,每次颤动4-5次,颤动时牙刷移动约1毫米,每次只刷2-3颗牙,再将牙刷移至下一组牙,最后将口腔牙齿全部清洁干净。
4. 观察牙龈外观:健康的牙龈呈粉红色,质地坚韧。如果牙龈颜色变为暗红色,质地松软,触碰易出血,可能是牙龈炎或牙周炎的表现。
5. 留意出血频率:偶尔刷牙出血可能是刷牙方式不当或食物残渣刺激引起的,但如果频繁出血,甚至在咬硬物、吮吸时也出血,就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检查。
刷牙出血可能是口腔局部问题,也可能是全身性疾病的表现。通过口腔检查、血液检查,同时关注刷牙习惯、牙龈外观和出血频率等方面,有助于实现刷牙出血的早筛。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以便明确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