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运动助力阵发性室上速自愈,你做对了吗
有家健康网 2025-03-28阅读量:2127
运动助力阵发性室上速自愈需考虑运动类型、运动强度、运动频率、运动时机以及运动中的监测等因素。
1. 运动类型:适合阵发性室上速患者的运动类型有很多,比如散步,这是一种较为温和的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太极拳,其动作缓慢、柔和,注重呼吸与动作的配合,可调节身心状态;瑜伽,通过各种体式和呼吸练习,有助于放松身心,减轻压力。而像篮球、足球等剧烈的竞技性运动则不太适宜,可能会诱发心律失常。
2. 运动强度:运动强度要适中,可通过心率来衡量。一般来说,运动时的心率不宜超过最大心率的60% - 70%。最大心率的简单计算方法是220减去年龄。例如,一位40岁的患者,其最大心率约为180次/分钟,那么运动时心率应控制在108 - 126次/分钟之间。若运动强度过大,会增加心脏负担,不利于病情;强度过小,则达不到锻炼效果。
3. 运动频率:建议每周进行至少3 - 5次运动,这样能让身体有规律地得到锻炼,逐步增强心脏功能。但也不能过度运动,要给身体足够的休息时间来恢复。
4. 运动时机:应选择在身体状态良好、情绪稳定的时候进行运动。避免在饱餐、饥饿、疲劳、饮酒后立即运动,这些情况下运动可能会加重心脏负担,诱发阵发性室上速发作。例如,饱餐后胃肠道需要大量血液来消化食物,此时运动,血液会重新分配,影响消化且增加心脏负荷。
5. 运动中的监测:在运动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自身的身体反应,如是否出现心慌、胸闷、头晕等不适症状。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采取适当的休息措施。有条件的话,可以在运动时使用心率监测设备,实时了解心率变化情况。
运动对于阵发性室上速的自愈有一定的帮助,但需要在运动类型、强度、频率、时机以及运动监测等方面多加注意。患者应根据自身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合理选择运动方式,以达到促进康复的目的。若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