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轻松应对!降低肾结石变成尿毒症几率的妙招
有家健康网 2025-03-27阅读量:9754
降低肾结石变成尿毒症几率,可通过增加水分摄入、调整饮食结构、控制基础疾病、定期体检和合理用药等方式。
1. 增加水分摄入:多喝水能增加尿量,有助于小结石的排出,还可稀释尿液,减少晶体沉积。建议每天饮用1500 - 2000毫升水,可分多次饮用。这样能降低尿液中结石成分的浓度,减少结石形成和增大的风险,进而降低发展为尿毒症的可能性。
2. 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草酸食物的摄入,如菠菜、芹菜、巧克力等,因为草酸易与钙结合形成草酸钙结石。控制高嘌呤食物,像动物内脏、海鲜等,过多的嘌呤在体内代谢会产生尿酸,尿酸过高易形成尿酸结石。同时,要适量摄入钙,避免过量补钙,但也不能过度限制钙摄入,以防因低钙导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促进结石形成。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它们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维持尿液的酸碱平衡。
3. 控制基础疾病: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高血压会影响肾脏的血液灌注,损伤肾脏血管;糖尿病会引发肾脏微血管病变,导致肾功能损害。将血压、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可减少对肾脏的损害,降低肾结石病情恶化引发尿毒症的几率。常用的降压药物有硝苯地平、氨氯地平、卡托普利等;降糖药物有二甲双胍、格列齐特、阿卡波糖等。用药需遵医嘱。
4.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肾脏超声、尿常规等检查,能及时发现肾结石的大小、位置变化以及肾脏功能的情况。如果发现结石有增大或引起梗阻等情况,可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避免病情延误发展为尿毒症。一般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
5. 合理用药:避免滥用药物,某些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部分抗生素等可能会对肾脏造成损害。如果因其他疾病需要用药,应告知医生自己有肾结石病史,以便医生选择对肾脏影响较小的药物。在治疗肾结石时,也应根据结石的具体情况,合理使用排石药物,如肾石通颗粒、排石颗粒、金钱草颗粒等,具体用药需遵医嘱。
降低肾结石变成尿毒症的几率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通过增加水分摄入、调整饮食结构、控制基础疾病、定期体检和合理用药等措施,能有效降低肾结石病情恶化的风险,保护肾脏功能。一旦发现肾脏相关问题,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