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4种肚脐穴位养生法,让你冬季不再怕冷
有家健康网 2025-03-27阅读量:1279
冬季怕冷可通过肚脐穴位养生法改善,常见的方法有艾灸肚脐、按摩肚脐、中药敷脐、肚脐拔罐等。
1. 艾灸肚脐:艾灸是中医传统疗法,通过温热刺激穴位来调节身体机能。肚脐处有神阙穴,艾灸此穴位能激发经气活动,促进气血运行,增强身体阳气。一般可选用艾条温和灸,将点燃的艾条一端距肚脐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使局部有温热感而不灼痛,每次灸15 - 20分钟,每周可进行2 - 3次。艾灸能温通经络、散寒除湿,对于冬季怕冷、手脚冰凉等症状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2. 按摩肚脐:按摩肚脐可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功能,同时也能调节人体气血。按摩时,可将双手搓热,以肚脐为中心,用手掌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力度适中,每次按摩10 - 15分钟,每天可进行1 - 2次。按摩能刺激神阙穴及周围穴位,激发经气的活动,使人体阳气得以生发,从而缓解怕冷症状。
3. 中药敷脐:中药敷脐是将中药研成细末,用适当的介质调成糊状,敷于肚脐处。可选用一些具有温阳散寒作用的中药,如附子、干姜、肉桂等。将这些中药研末后,用生姜汁或蜂蜜调成糊状,敷于肚脐,外用胶布固定,每次敷贴时间为6 - 8小时,每周可进行2 - 3次。中药通过肚脐皮肤渗透吸收,能直接作用于人体内部,调节脏腑功能,增强机体的抗寒能力。
4. 肚脐拔罐:拔罐是利用罐内负压吸附在皮肤表面,起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肚脐拔罐可选用大小合适的火罐或气罐,在肚脐处进行拔罐,每次拔罐时间为5 - 10分钟,每周可进行1 - 2次。肚脐拔罐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身体的阳气,减轻冬季怕冷的症状。但需注意,拔罐时要掌握好力度和时间,避免皮肤损伤。
5. 注意事项:在进行肚脐穴位养生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艾灸后要适当饮用温开水,以补充津液。皮肤过敏者、孕妇等人群应慎用肚脐穴位养生法。若在养生过程中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停止,并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
冬季怕冷可通过艾灸肚脐、按摩肚脐、中药敷脐、肚脐拔罐等肚脐穴位养生法来改善。这些方法操作相对简单,且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但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效果可能会有所差异。在进行肚脐穴位养生时,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注意相关的注意事项。如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