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哺乳期过敏,这3种情况千万别喂奶!
有家健康网 2025-03-27阅读量:8610
哺乳期过敏时,严重全身性过敏反应、使用哺乳期禁用药物、感染性过敏这三种情况不宜喂奶。严重全身性过敏反应会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症状;使用如氯霉素、四环素、喹诺酮类等哺乳期禁用药物,药物成分可能随乳汁影响婴儿;感染性过敏若由传染性病原体引起,喂奶可能导致婴儿感染。
1. 严重全身性过敏反应:当哺乳期女性发生严重全身性过敏反应时,身体会释放大量的组胺等炎性介质。这些介质会导致血管扩张,引起血压下降,可能出现头晕、心慌等症状。同时,还会引起呼吸道黏膜水肿,造成呼吸困难。此时,母体自身处于危险状态,身体机能紊乱,乳汁的质量也会受到影响,继续喂奶不仅不利于母体恢复,还可能因乳汁成分改变对婴儿产生不良影响。
2. 使用哺乳期禁用药物:氯霉素可抑制婴儿骨髓造血功能,导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等;四环素会影响婴儿牙齿和骨骼发育,使牙齿变黄、牙釉质发育不良;喹诺酮类药物可能影响婴儿软骨发育。当哺乳期女性因过敏使用了这些药物,药物会通过血液循环进入乳汁。婴儿通过吸吮乳汁摄入药物,可能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所以在使用这些药物期间不能喂奶。
3. 感染性过敏:如果过敏是由感染引起的,比如某些病毒、细菌感染。这些病原体具有传染性,在喂奶过程中,婴儿与母体密切接触,很容易通过呼吸道、口腔等途径感染病原体。而且,感染期间母体的免疫系统处于应激状态,乳汁的成分也可能发生变化,不利于婴儿健康,因此不宜喂奶。
哺乳期过敏时,为了母体和婴儿的健康,在出现严重全身性过敏反应、使用哺乳期禁用药物、感染性过敏这三种情况时,应暂停喂奶。同时,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的妇产科或皮肤科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待身体恢复且符合喂奶条件后,再继续母乳喂养。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