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宝宝迟迟不长牙怎么办 搞清正常长牙年龄是关键
有家健康网 2025-03-26阅读量:6423
宝宝迟迟不长牙,需先明确正常长牙年龄,此外还可能受遗传因素、营养缺乏、疾病影响、口腔局部问题等因素影响。
1. 明确正常长牙年龄:一般情况下,宝宝在4-10个月开始萌出第一颗乳牙,大部分宝宝在1岁前会萌出第一颗牙,2岁半左右20颗乳牙基本萌出完毕。如果宝宝超过13个月仍未萌出第一颗乳牙,称为乳牙萌出延迟。
2. 遗传因素:遗传对宝宝长牙时间有一定影响。若父母一方小时候长牙较晚,宝宝也可能出现类似情况。这种情况通常无需过度担忧,可继续观察。
3. 营养缺乏:钙、磷、维生素D等营养素对牙齿发育至关重要。钙是构成牙齿的主要成分,磷参与牙齿矿化过程,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缺乏这些营养素可能导致宝宝长牙延迟。可通过食物补充,如牛奶、豆制品富含钙,动物肝脏、蛋黄富含维生素D。必要时可遵医嘱补充碳酸钙、葡萄糖酸钙、维生素AD滴剂等。
4. 疾病影响:一些全身性疾病可能影响宝宝牙齿萌出,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影响身体生长发育,包括牙齿发育;唐氏综合征等染色体疾病也可能伴有牙齿萌出异常。如果怀疑宝宝有疾病,应及时就医检查,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5. 口腔局部问题:牙龈纤维瘤病会使牙龈组织增生、变厚,阻碍牙齿萌出;萌出囊肿是牙齿萌出过程中,缩余釉上皮与牙冠之间液体潴留形成的囊肿,也会影响牙齿正常萌出。对于这类问题,需到口腔科进行详细检查,可能需要采取手术等治疗措施。
宝宝迟迟不长牙,家长应先了解正常长牙年龄,再综合考虑遗传、营养、疾病、口腔局部等因素。若宝宝长牙明显晚于正常范围,建议及时带宝宝到正规医院儿科或口腔科就诊,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同时,要注意宝宝的营养均衡,为牙齿健康发育提供良好条件。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