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骨痂是什么
有家健康网 2025-03-25阅读量:5841
骨痂是骨折愈合过程中形成的新生组织,包括纤维性骨痂、软骨性骨痂、骨性骨痂、外骨痂、内骨痂等。
1. 纤维性骨痂:骨折后的早期阶段,骨折断端血肿逐渐机化,由肉芽组织取代,进而形成纤维性骨痂。这一过程通常在骨折后的几天到几周内开始,它起到初步连接骨折断端的作用,为后续骨痂的形成奠定基础。纤维性骨痂主要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其强度相对较低,但可以稳定骨折部位,减少骨折断端的活动。
2. 软骨性骨痂:随着时间推移,纤维性骨痂中的成纤维细胞逐渐分化为软骨细胞,分泌软骨基质,形成软骨性骨痂。软骨性骨痂在骨折愈合过程中起到进一步加强连接和缓冲应力的作用。它的形成有助于骨折部位的力学稳定性,为骨性骨痂的形成创造有利条件。
3. 骨性骨痂:软骨性骨痂经过钙化和骨化,逐渐转变为骨性骨痂。这是骨折愈合的关键阶段,骨性骨痂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能够承受一定的应力。骨性骨痂的形成主要依赖于成骨细胞的活动,成骨细胞分泌骨基质,并逐渐矿化形成骨质。
4. 外骨痂:外骨痂是在骨折断端的周围形成的骨痂,主要由骨膜外层的成骨细胞增生形成。外骨痂可以包裹骨折部位,增加骨折的稳定性,并且在骨折愈合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外骨痂的生长速度相对较快,能够在早期为骨折提供一定的保护。
5. 内骨痂:内骨痂是在骨髓腔内形成的骨痂,由骨髓内的成骨细胞分化形成。内骨痂的形成有助于恢复骨髓腔的连续性,并且与外骨痂相互配合,共同促进骨折的愈合。内骨痂的生长相对较慢,但对于骨折的长期稳定性和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骨痂在骨折愈合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类型的骨痂在不同阶段发挥各自的功能,共同促进骨折的修复和愈合。了解骨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有助于医生更好地评估骨折的愈合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在骨折治疗过程中,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以促进骨痂的正常生长和骨折的顺利愈合。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