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孕期胆汁淤积症是什么,有哪些治疗方法?
有家健康网 2025-03-25阅读量:5222
孕期胆汁淤积症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黄疸等,病因、症状、诊断、治疗、预防等是其重要方面。
1.病因:孕期胆汁淤积症的病因尚不明确,但可能与女性激素、遗传及环境等因素有关。孕期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大幅升高,可影响肝细胞对胆汁酸的摄取、转运和排泄,导致胆汁酸代谢异常,引发胆汁淤积。遗传因素在该病的发生中也起到一定作用,家族中有患此病的女性,其发病风险相对较高。此外,环境因素如季节变化等也可能与发病相关,冬季发病率相对较高。
2.症状:皮肤瘙痒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通常从手掌和脚掌开始,然后逐渐向肢体近端延伸,甚至可发展到面部,但一般极少累及黏膜。瘙痒程度不一,常呈持续性,白昼轻,夜间加剧。部分患者可出现黄疸,一般程度较轻,有时仅巩膜轻度黄染。此外,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疲劳等非特异性症状。
3.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血清胆汁酸测定是诊断的重要指标,当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升高时,对诊断有重要提示意义。肝功能检查可见血清转氨酶轻、中度升高,胆红素也可能有轻度升高。同时,医生会结合孕妇的症状表现,如皮肤瘙痒等进行综合判断。
4.治疗:药物治疗方面,常用的药物有熊去氧胆酸、腺苷蛋氨酸、地塞米松等。熊去氧胆酸可降低胆汁中胆固醇及胆固醇酯的摩尔分数和胆固醇的饱和指数,从而有利于结石中胆固醇逐渐溶解。腺苷蛋氨酸有助于防止胆汁淤积。地塞米松可促胎肺成熟,还能减轻孕妇症状。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孕妇及胎儿情况,适时终止妊娠。若孕妇出现黄疸,胎龄已达36周;无黄疸、妊娠已足月或胎肺已成熟者;有胎盘功能明显减退或胎儿窘迫者,均应及时终止妊娠。
5.预防:有家族史的孕妇,在孕期应加强产检,定期检测血清胆汁酸、肝功能等指标。孕期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上,应注意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避免高脂、高糖饮食。
孕期胆汁淤积症会对孕妇和胎儿产生不良影响,了解其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知识十分重要。孕妇在孕期要重视产检,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诊断和治疗,以保障母婴健康。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