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有哪些
有家健康网 2025-03-24阅读量:1433
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有口腔溃疡、口腔扁平苔藓、口腔白斑病、口腔念珠菌病、灼口综合征等。
1. 口腔溃疡:这是较为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病因多样,包括遗传、免疫、精神压力、饮食等因素。主要症状为口腔黏膜上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溃疡,表面覆盖白色或黄色假膜,周围有红晕,疼痛明显,尤其在进食刺激性食物时加剧。治疗方法通常采用局部用药,如西瓜霜、冰硼散、口腔溃疡贴等,以促进溃疡愈合、减轻疼痛。同时,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刺激性食物、保证充足睡眠也有助于恢复。
2. 口腔扁平苔藓: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与精神因素、免疫因素、内分泌因素、感染等有关。表现为口腔黏膜出现白色网状、树枝状、环状或斑块状病损,患者可能有粗糙感、烧灼感,部分患者遇辛辣、热、酸、咸味刺激时,局部敏感灼痛。治疗上可使用维A酸类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剂等。此外,患者要消除精神紧张,生活规律,限制烟酒及刺激性食物。
3. 口腔白斑病:是指发生于口腔黏膜上以白色为主的损害,不能擦去,也不能以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的方法诊断为其他可定义的损害,属于癌前病变。与吸烟、局部刺激、念珠菌感染等因素有关。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上出现白色或灰白色的斑块,表面粗糙,有的可伴有溃疡或糜烂。治疗时,首先要去除刺激因素,如戒烟、拔除残根残冠等。药物治疗可选用维生素A、维甲酸等。对于有恶变倾向的病损,需手术切除并做病理检查。
4. 口腔念珠菌病:由念珠菌感染引起,多见于婴幼儿、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以及长期使用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的人群。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伪膜型、红斑型、增生型等。伪膜型表现为口腔黏膜上出现白色凝乳状斑块,可擦去;红斑型表现为黏膜充血、糜烂;增生型表现为黏膜上出现结节状或颗粒状增生。治疗可使用抗真菌药物,如制霉菌素、氟康唑、伊曲康唑等,同时要注意口腔卫生,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
5. 灼口综合征:是以舌部为主要发病部位,以烧灼样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又称舌痛症。病因复杂,可能与局部因素、系统因素、精神因素等有关。患者常自觉舌部或口腔黏膜有烧灼样疼痛,但临床检查无明显的阳性体征。治疗上,要积极治疗可能的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贫血等。心理治疗也很重要,可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药物治疗可选用谷维素、维生素B1、甲钴胺等调节神经功能的药物。
口腔黏膜疾病种类较多,病因复杂。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一旦发现口腔黏膜出现异常,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的口腔科就诊,明确诊断后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心态,对于预防口腔黏膜疾病的发生也非常重要。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