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阿司匹林的主要功能和副作用有哪些?
有家健康网 2025-03-23阅读量:9736
阿司匹林主要功能有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抗血小板聚集等,副作用包括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凝血障碍、肝肾功能损害等。
1. 解热:阿司匹林可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外周血管扩张、出汗,从而降低发热者的体温,使其恢复正常。常用于感冒等引起的发热症状。
2. 镇痛: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减少痛觉神经末梢对致痛物质的敏感性,产生中等程度的镇痛作用。对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痛经等慢性钝痛效果较好。
3. 抗炎:抑制炎症部位前列腺素的合成,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红肿热痛等症状。可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4. 抗风湿:大剂量使用阿司匹林有较强的抗风湿作用,能使急性风湿热患者在用药后24 - 48小时内临床症状缓解,体温下降,关节疼痛减轻。
5. 抗血小板聚集: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中的环氧化酶,减少血栓素A2的生成,从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释放反应,防止血栓形成。常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梗死等。
6. 胃肠道反应:较为常见,可引起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症状。长期或大剂量服用还可能导致胃溃疡、胃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7. 过敏反应:少数患者可出现皮疹、荨麻疹、瘙痒、血管神经性水肿、哮喘等过敏症状,其中阿司匹林哮喘较为严重,可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
8.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剂量过大时可出现头痛、眩晕、耳鸣、视听力减退等,称为水杨酸反应,严重者可出现过度呼吸、酸碱平衡失调,甚至精神错乱。
9. 凝血障碍: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功能,延长出血时间。长期使用还可能抑制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增加出血的风险。
10. 肝肾功能损害:长期大量用药可能引起肝细胞坏死、肝功能损害,表现为转氨酶升高、黄疸等。对肾脏也有一定的损害,可引起蛋白尿、管型尿等。
阿司匹林具有多种重要的药理作用,在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以及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其副作用也不容忽视,在使用阿司匹林时,应充分权衡利弊,严格遵循医嘱,密切关注身体反应,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