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儿童心率正常范围表格是怎样的?
有家健康网 2025-03-22阅读量:2036
儿童心率正常范围会因年龄不同而有所差异,涵盖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等不同阶段。
1. 新生儿期(出生至28天):此阶段儿童心率较快,正常范围一般在120 - 140次/分钟。这是因为新生儿身体各器官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心脏需要更快的跳动来满足身体的代谢需求。
2. 婴儿期(28天至1岁):心率正常范围通常在110 - 130次/分钟。随着婴儿的生长发育,身体各系统逐渐完善,心率较新生儿期有所下降。
3. 幼儿期(1岁至3岁):幼儿的心率正常范围大概在100 - 120次/分钟。此时幼儿活动量逐渐增加,但身体机能仍在不断发展,心率也相应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区间。
4. 学龄前期(3岁至6岁):这个阶段儿童的心率正常范围一般在80 - 100次/分钟。随着年龄增长,儿童的身体发育更为成熟,心率进一步降低。
5. 学龄期(6岁至12岁):心率正常范围大致在70 - 90次/分钟。此时期儿童身体发育较为迅速,心脏功能不断增强,心率接近成人水平。
6. 青春期(12岁至18岁):心率正常范围基本与成人相似,为60 - 100次/分钟。不过,青春期孩子身体仍在发生变化,心率可能会因运动、情绪等因素出现一定波动。
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心率容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运动、情绪、体温等。运动或情绪激动时,心率会暂时升高;而睡眠时,心率则会相对降低。如果儿童体温每升高1℃,心率大约会增加10 - 15次/分钟。当发现儿童心率异常时,应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判断,若伴有心慌、气短、乏力等不适症状,需及时就医检查。
了解儿童不同年龄段的心率正常范围,有助于家长及时关注孩子的心脏健康状况。但心率只是一个参考指标,若出现异常情况,应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评估,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