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新生儿下巴哆嗦是怎么回事?
有家健康网 2025-03-22阅读量:9806
新生儿下巴哆嗦可能由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寒冷刺激、情绪因素、低钙血症、脑部疾病等因素引起。
1. 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大脑对肌肉的控制能力较弱。此时,神经冲动容易泛化,导致局部肌肉出现不自主的收缩,从而引起下巴哆嗦。这种情况在新生儿中较为常见,通常随着月龄的增长,神经系统逐渐发育完善,下巴哆嗦的现象会自然减少直至消失。
2. 寒冷刺激: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健全,体温容易受到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当环境温度较低时,新生儿的身体会通过肌肉颤抖来产生热量,以维持体温。下巴部位的肌肉相对较为敏感,可能会出现哆嗦的表现。家长可以通过触摸新生儿的手脚、背部等部位,感受其体温情况,及时为新生儿添加衣物或调整室内温度。
3. 情绪因素:虽然新生儿还不能用语言表达情绪,但他们也会有情绪反应。当新生儿受到惊吓、饥饿、疲劳或感到不舒服时,可能会出现情绪波动,导致下巴哆嗦。家长需要及时安抚新生儿的情绪,满足其生理需求,如喂奶、更换尿布等,以缓解下巴哆嗦的症状。
4. 低钙血症:钙元素在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如果新生儿体内钙含量过低,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就会增高,容易出现肌肉痉挛,表现为下巴哆嗦,还可能伴有手足抽搐、惊厥等症状。引起低钙血症的原因可能与维生素D缺乏、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等有关。对于疑似低钙血症的新生儿,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血钙检测,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5. 脑部疾病:某些脑部疾病,如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脑炎等,可能会影响大脑的正常功能,导致神经调节紊乱,从而出现下巴哆嗦的症状。这些疾病通常还会伴有其他症状,如嗜睡、烦躁不安、呕吐、抽搐、肌张力异常等。如果新生儿出现下巴哆嗦的同时,还伴有上述异常表现,应高度警惕脑部疾病的可能,需及时就医,进行头颅CT、脑电图等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新生儿下巴哆嗦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表现。家长在发现新生儿下巴哆嗦时,应仔细观察其伴随症状,如是否有发热、呕吐、抽搐等。如果下巴哆嗦频繁发作、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带新生儿到正规医院的新生儿科就诊,以便明确病因,尽早进行治疗。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