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指南

电话咨询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鄂尔多斯3名干部被查

有家健康网 2025-03-21阅读量:1188

鄂尔多斯市近期有三名干部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引发了广泛关注。以下是对这三名被查干部的详细信息及其背景的详细分析。

鄂尔多斯3名干部被查

杜梓

杜梓,男,汉族,1955年6月出生,内蒙古托克托人,曾任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他在2001年至2018年间,先后担任鄂尔多斯市委副书记、副市长、市长、市委书记等职务。2024年4月15日,杜梓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2024年10月7日,杜梓被开除党籍,并被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杜梓的被查原因主要涉及其在担任鄂尔多斯市委书记期间的贪腐行为,特别是在煤炭资源配置、工程承揽等方面的权钱交易。他的案件反映了在资源型城市鄂尔多斯,官员在资源管理和权力运用上的高风险性。

王峰

王峰,男,蒙古族,1958年9月出生,内蒙古鄂托克旗人,曾任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2024年5月,王峰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内蒙古自治区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王峰的被查原因尚未完全公开,但考虑到他长期在鄂尔多斯市担任重要职务,可能涉及土地出让、工程项目等方面的腐败行为。他的案件进一步揭示了鄂尔多斯官场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郭成信

郭成信,男,汉族,1955年2月出生,内蒙古准格尔旗人,曾任鄂尔多斯市煤炭局党委书记、局长。2020年5月17日,郭成信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审查调查。2021年6月18日,通辽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郭成信有期徒刑十八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四百万元,追缴其受贿所得及其孳息共计20025.036万元。
郭成信的被查原因主要涉及其在煤炭领域的腐败行为,包括受贿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他的案件显示了鄂尔多斯在煤炭资源管理和反腐败工作中的严峻形势,反映出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和反腐力度。

鄂尔多斯干部被查的原因

资源管理和权力滥用

鄂尔多斯作为资源型城市,煤炭等资源的管理和配置成为腐败的高发区。官员在资源审批、项目承揽等方面滥用职权,收受巨额贿赂,严重破坏了当地的政治生态。资源型城市的特殊经济结构为腐败提供了温床,官员在资源管理和权力运用上的腐败行为不仅损害了国家利益,也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监督机制和内控机制的缺失

鄂尔多斯在反腐败工作中存在的监督机制和内控机制不完善,导致官员能够轻易滥用权力,进行权钱交易和腐败行为。完善的监督机制和内控机制是防止腐败行为的重要手段。鄂尔多斯需要在制度建设上加大力度,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杜绝腐败行为的滋生。

反腐斗争的持续高压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加大了反腐败工作的力度,特别是对资源型城市的反腐行动,鄂尔多斯也不例外。持续的反腐高压态势使得越来越多的腐败官员被查处。反腐败工作的持续高压态势有助于震慑潜在的腐败行为,但也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制度建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

鄂尔多斯市近期三名干部的被查事件,反映了该地区在反腐败工作上的严峻形势。资源管理和权力滥用、监督机制和内控机制的缺失,以及反腐败斗争的持续高压态势,是导致这些官员被查的主要原因。未来,鄂尔多斯需要在制度建设、监督机制和反腐败斗争上持续发力,才能有效遏制腐败行为,净化政治生态。

鄂尔多斯3名干部被查的具体原因是什么?

2022年4月,鄂尔多斯市纪委监委通报了3名干部因违法取水用水问题被查处的情况。以下是具体情况:

  • 赵银柱:内蒙古鄂托克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原主任。
  • 巴图德力格尔:鄂托克旗水利局原党组书记、局长。
  • 郝占全:鄂托克旗水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违法取水用水问题的发现和调查过程

  • 发现过程:2022年3月31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在鄂尔多斯棋盘井区域进行现场督察时,发现乌珠林沟岸边设有违法取水售水设施,并于4月14日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通报。
  • 调查过程:通报后,鄂托克旗公安局对区域内煤矿、商砼站、焦化厂、供水企业进行了全面调查摸排,并于4月15日对涉嫌非法采矿和职务侵占的5人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

处理结果

  • 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赵银柱、巴图德力格尔、郝占全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在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 整改工作:鄂尔多斯市委书记李理赶赴鄂托克旗棋盘井现场检查督办整改工作,并强调要依法依规追责问责,加大调查处置力度。

鄂尔多斯地区有哪些主要的官员?

以下是鄂尔多斯地区的主要官员:

市委领导

  • 李理:市委书记
  • 苏忠胜: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党组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 于海宇: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党组书记
  • 邢征: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康巴什区委书记
  • 苏翠芳: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副书记、副市长
  • 折喜文: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 苏忠胜: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 甄华:市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 郜德全:市委常委、军分区政治委员
  • 张炜:市委常委、秘书长、市委办公室主任
  • 华瑞锋:市委常委、伊金霍洛旗委书记、成吉思汗陵旅游区党工委书记
  • 布仁其木格: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市政府领导

  • 于海宇:市人民政府市长
  • 赵春雨: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 张良: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 何万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

法院和检察院领导

  • 宋建波:市中级人民法院代理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员
  • 曹子刚:市人民检察院代理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

近年来鄂尔多斯地区在反腐败方面取得了哪些显著成果?

近年来,鄂尔多斯地区在反腐败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立案查处力度加大:鄂尔多斯市纪委监委持续加大反腐败力度,立案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案件。例如,2024年立案受贿人员15人、移送检察机关10人,立案行贿人员16人、移送司法机关1人。2025年2月,鄂尔多斯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原党组书记、董事长王宜林受贿一案,彰显了鄂尔多斯地区对高层腐败案件的零容忍态度。

  2. ​“三不腐”机制推进:鄂尔多斯市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建立行贿人“黑名单”制度,有效压缩“围猎”与甘于被“围猎”的空间。同时,通过深化政治巡察,推动巡察整改,完成大量遗留问题的整改,提升了监督效能。

  3. 监督合力增强:鄂尔多斯市健全完善各类监督贯通协调机制,推动纪检监察机关与审计、党政督查等部门的协作,整合建设“鄂尔多斯民生监督平台”,使监督更加聚焦、精准和有力。

  4. 群众身边腐败问题整治:鄂尔多斯市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集中整治,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例如,2024年通过“接诉即办”机制,化解了大量信访矛盾,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5. 党风廉政建设持续推进:鄂尔多斯市各级党组织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持续深化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治“四风”,营造清廉氛围,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取得新成效。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

有家健康网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
胃部疾病
健康资讯浅表性胃炎慢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反流性胃炎胃溃疡胃窦炎胃下垂食管炎
肠道疾病
结肠炎十二指肠炎直肠炎慢性肠炎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肠炎肠息肉胃肠功能紊乱
胃肠症状
口臭恶心呕吐便秘腹泻打嗝胃痛胃胀胃酸胃寒烧心胃出血消化不良
就医指南
来院路线
在线咨询
预约挂号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粤ICP备19122149号

本站内容仅供咨询参考,不代替您的医生或其他医务人员的建议,更不宜作为自行诊断或治疗依据,如果您对自己健康方面的问题有疑问,请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