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什么是24小时尿蛋白定量,有何意义及检测方法?
有家健康网 2025-03-21阅读量:6506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是检测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其意义、检测方法、正常范围、异常原因、临床应用等方面都值得关注。
1. 定义: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是收集24小时内排出的所有尿液,测定其中蛋白质的含量,进而计算出24小时内的蛋白总量。
2. 意义:它能准确反映患者一天中尿液里丢失蛋白的情况,对于肾脏疾病的诊断、病情评估和治疗效果监测有重要意义。比如可以帮助判断肾脏损伤的程度和类型。
3. 检测方法:首先准备一个清洁带盖的大容器,早晨起床后第一次尿液排掉,从第二次开始将尿液收集到容器中,直至第二天同一时间的最后一次尿液。测量总体积并记录,充分混匀后取少量尿液送检。
4. 正常范围:一般来说,正常人24小时尿蛋白定量应小于150mg。如果超过这个数值,就提示可能存在肾脏问题。
5. 异常原因:多种因素可导致24小时尿蛋白定量异常。生理性因素如剧烈运动、发热、精神紧张等,去除诱因后通常可恢复正常。病理性因素包括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等肾脏疾病。
6. 临床应用:医生根据24小时尿蛋白定量结果,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及其他检查,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对于蛋白尿较多的患者,可能会使用药物治疗,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的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的氯沙坦、缬沙坦等,这些药物能减少尿蛋白排泄,保护肾脏功能。同时,还会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控制血糖、血压等。
24小时尿蛋白定量在肾脏疾病的诊疗中具有关键作用。通过准确检测和分析该指标,能及时发现肾脏病变,为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如果检测结果异常,应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