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医保信息业务编码标准
有家健康网 2025-04-21阅读量:4156
15项医保信息业务编码标准
医保信息业务编码标准是医保信息化的核心基础,通过统一规范医保业务中的分类与代码体系,实现全国医保系统的互联互通和精准管理。以下是综合权威信息后的详细说明:
一、编码标准体系构成
覆盖范围
包含医保疾病诊断和手术操作、医疗服务项目、医保药品、医用耗材等22项内容。
历史发展
2018年8月,国家医疗保障局启动编码标准制定工作,2019年10月完成15项标准发布。
2025年1月,启动15项标准的动态维护工作,形成“15+7”完整体系。
二、核心功能与作用
数据标准化
通过统一编码实现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跨业务的医保数据共享,避免信息孤岛。
医保结算与支付
支持医保结算清单、按病种结算、日间手术等场景的精准计费。
为DRG(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和DIP(按病种分值付费)改革提供数据支撑。
监管与服务
实现对医疗机构、药品、耗材的动态监管。
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降低不合理医疗费用。
三、关键编码类型
医保疾病诊断和手术操作编码 :覆盖常见疾病、手术及罕见病种,如肿瘤、糖尿病等。
医疗服务项目编码 :规范诊疗项目分类,如检查、治疗、护理等。
医保药品/医用耗材编码 :实现药品、耗材的标准化管理。
四、技术支撑与维护
建立国家、省、市三级联通的动态维护平台,定期更新数据库。
通过编码规则和方法保障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时效性。
五、标准化意义
作为医保信息化的“通用语言”,该标准为医保重大改革奠定基础,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目前,全国范围内已广泛应用,覆盖超过90%的医保参保人员。
以上内容综合了医保信息业务编码标准的制定背景、功能架构及实施效果,体现了其作为医保信息化核心支撑的作用。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