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2023年医保划入个人账户变少了
有家健康网 2025-04-21阅读量:3332
2023年医保个人账户划入金额减少,核心原因是医保制度改革推动门诊共济保障机制落地,单位缴纳部分不再划入个人账户,转而进入统筹基金池。改革后,虽然个人账户金额减少,但门诊报销比例提高、覆盖范围扩大,并通过家庭共济功能实现资金灵活使用。以下是具体分析:
政策调整的直接表现
在职职工个人账户仅保留本人缴费部分(缴费基数的2%),单位缴纳部分全部纳入统筹基金;退休人员账户划入比例普遍下调,多数地区改为定额划拨(如每月90元或按养老金2%计算)。此举旨在优化医保资金结构,增强整体抗风险能力。资金去向与补偿机制
减少的个人账户资金被用于提高门诊统筹待遇,例如:- 普通门诊费用纳入报销范围,比例提升至50%-70%,退休人员报销比例更高;
- 起付线降低,年度支付限额从5000元增至6000元;
- 定点药店购药、异地就医结算等场景纳入保障。
家庭共济拓宽使用场景
个人账户余额可支付配偶、父母、子女的医疗费用或城乡居民医保缴费,缓解家庭医疗负担。例如,北京等地允许账户资金自由支配,其他地区需通过绑定共济对象实现。长期受益与注意事项
改革后中低收入群体实际医疗支出减少,但需注意:- 账户异常减少需核查是否因跨地区结算延迟或消费记录未更新;
- 原“医保卡”余额仍可继续使用,新划入资金按“记账户”模式管理。
总结:此次调整通过“用个人账户的小减法换统筹保障的大加法”,推动医保制度更公平可持续。参保人可关注本地医保政策细则,合理利用门诊报销与家庭共济功能。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