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指南

电话咨询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中医春季养生保健知识

有家健康网 2025-04-14阅读量:2766

​中医春季养生保健的核心在于顺应阳气生发、调和肝脾、防病润燥​​。春季万物复苏,人体需通过起居、饮食、运动、情志等多方面调整,以“养阳疏肝”为重点,​​早睡早起、少酸增甘、适度运动、保持愉悦​​是关键原则,同时注意“春捂”防寒和防过敏措施。

  1. ​起居顺应自然​
    春季宜“夜卧早起”,晚上11点前入睡,早晨7点前起床,有助于养肝血、提神醒脑。注意保暖,尤其护好颈部、腹部和脚部,避免温差受寒。多晒太阳可补充阳气,改善情绪,建议选择上午阳光温和时段。

  2. ​饮食调养肝脾​
    遵循“省酸增甘”原则,减少山楂、柠檬等酸味食物,多吃山药、大枣、莲子等甘味食材以健脾。推荐辛甘发散类食物如香椿、荠菜、萝卜,助阳气升发;润燥可选藕、马蹄,脾胃虚寒者可搭配小米粥。避免过量饮酒,以免伤肝。

  3. ​运动舒缓生阳​
    选择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等温和运动,以微微出汗为度,避免剧烈耗阳。早晨梳头100-200下可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运动后及时擦汗防着凉,阳虚者可用艾叶泡脚温通经脉。

  4. ​情志疏肝解郁​
    春季肝气易郁结,需保持情绪平和,多与亲友交流或户外活动宣泄压力。饮用“三花茶”(玫瑰花、玳玳花、白梅花)或菊花茶,有助于疏肝理气,缓解春燥带来的烦躁。

  5. ​防病重点措施​
    春季流感、过敏高发,需注意保暖和佩戴口罩,减少花粉接触。饮食中增加维生素C(如柑橘、绿叶菜)和维生素A(如胡萝卜)以增强免疫力。过敏体质者避免清晨外出,居家保持通风。

​总结​​:春季养生贵在“顺应天时”,从细节入手调整生活习惯,兼顾身心平衡。坚持规律作息、合理膳食和适度运动,能为全年健康打下基础,尤其适合慢性病患者和体弱者长期实践。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

有家健康网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
胃部疾病
健康资讯浅表性胃炎慢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反流性胃炎胃溃疡胃窦炎胃下垂食管炎
肠道疾病
结肠炎十二指肠炎直肠炎慢性肠炎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肠炎肠息肉胃肠功能紊乱
胃肠症状
口臭恶心呕吐便秘腹泻打嗝胃痛胃胀胃酸胃寒烧心胃出血消化不良
就医指南
来院路线
在线咨询
预约挂号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粤ICP备19122149号

本站内容仅供咨询参考,不代替您的医生或其他医务人员的建议,更不宜作为自行诊断或治疗依据,如果您对自己健康方面的问题有疑问,请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