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甲类乙类丙类危险品概念
有家健康网 2025-04-13阅读量:4675
甲类、乙类、丙类危险品是依据化学品的危险性质进行分类的体系,主要区别体现在危险程度、管理要求及适用场景等方面。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分类标准
甲类
定义 :具有剧毒、高毒、爆炸品等极高危险性的化学品。
特征 :
闪点≤28℃的液体(如汽油、硝化棉);
爆炸下限<10%的气体(如氢气、丁烷);
常温下易自燃或爆炸的物质(如硝化棉、黄磷);
强氧化剂、易燃固体等。 - 管理要求 :
需实行最严格的储存、运输和使用管理;
通常需双人操作、专用设备。
乙类
定义 :毒性、燃点适中的危险化学品,危险性较甲类低但高于丙类。 - 特征 :
闪点28℃≤≤60℃的液体(如煤油、松节油);
爆炸下限10%≥的气体(如氨气、液氨);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等;
管理要求 :
- 需严格监控储存条件,配备防火、防爆设施。
丙类
定义 :毒性较小、燃点较高的危险化学品,危险性相对较低。 - 特征 :
闪点≥60℃的液体(如柴油、机油);
可燃固体(如木材、纸张);
低毒性或低腐蚀性物质;
管理要求 :
- 需遵守基本安全规范,风险防控要求较宽松。
二、补充说明
分类依据 :主要参考毒性、燃点、爆炸下限、自燃性等物理化学性质,同时结合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应用场景 :
甲类 :化工原料、制药中间体等高危领域;
乙类 :日常化工生产、实验室常用化学品;
丙类 :普通工业用品、部分消费化学品。- 安全措施 :
甲类需双人管理、专用储存罐;
乙类需防火防爆包装、定期检测;
丙类需防止泄漏、避免接触皮肤。
三、总结
甲乙丙类危险品的分类体系通过量化指标将化学品风险分为三个层级,既体现了科学性,又便于监管。实际应用中需结合具体化学品特性,制定针对性的安全管理制度,以降低事故风险。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