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二十四时辰对照表
有家健康网 2025-04-11阅读量:6985
二十四时辰是中国古代将一昼夜划分为12个时段(后演变为24小时制)的计时方式,每个时辰对应现代2小时,并以地支命名(如子时、丑时等),兼具天文观测与生活指导意义。
基本概念与起源
二十四时辰源于商周时期,基于日影变化和天体运行规律划分,汉代定型为12时辰制(每时辰8刻),唐代后与12地支、生肖结合,形成子时(23:00-1:00)、丑时(1:00-3:00)等完整体系。与现代时间对照
- 子时:23:00-1:00(夜半)
- 午时:11:00-13:00(日中)
- 酉时:17:00-19:00(日入)
其他时辰按地支顺序类推,偶数时辰为“初”,奇数时辰为“正”(如卯初为5:00,卯正为6:00)。
文化与应用价值
时辰不仅指导农耕作息(如“辰时耕作”),还影响中医养生(如“亥时三焦经当令”),传统节日(如“子时守岁”)亦与之相关,现代影视、游戏常借用其文化符号。
掌握二十四时辰对照表,既能理解传统文化的时间智慧,也能为现代生活增添仪式感。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