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辅助生殖技术法律法规
有家健康网 2025-04-11阅读量:3496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
关于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法律法规,综合相关规范及政策文件,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一、法律依据与分类
我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受《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2001年8月1日起施行)等法规规范,将技术分为六大类:
夫精人工授精技术(AIH)
**人工授精技术(AID)
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VF-ET)
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ICSI)
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技术(PGD)
植入前胚胎遗传学筛查技术(PGS)
二、核心禁止行为
买卖配子、合子、胚胎
明令禁止以任何形式买卖生殖细胞或胚胎,违者将面临罚款、行政处分或刑事责任。
**技术
**在中国完全非法,相关技术实施将受到严厉处罚。
使用非合格精子
必须使用《人类精子库批准证书》机构提供的精子,否则视为违规。
擅自选择胎儿性别
除医学必要外,禁止非医学需要的性别选择。
三、医疗机构资质要求
需具备相应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设备及医学伦理委员会。
实施部分高级技术(如ICSI、PGD)需国家卫生部审批。
四、监督管理体系
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全国监管,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日常管理。
违法行为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最高3万元)、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其他相关规范
《人类精子库管理办法》规范精子库管理。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细化技术操作流程。
以上法规共同构成我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法律框架,旨在保障技术安全、伦理合规与妇女儿童权益。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