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冬至气温变化是怎样的
有家健康网 2025-04-10阅读量:9152
冬至作为北半球的重要节气,其气温变化具有以下特点:
一、气温分布特征
南北差异显著
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导致冬至时气温差异极大。
北方地区 :普遍低于0℃,部分地区出现雪冻灾害(如东北、西北高原)。
南方地区 :气温仅6℃至8℃左右,受季风影响,气温变化幅度较小。
高原与平原差异
- 西北高原平均气温0℃以下,川西高原同样寒冷,但低海拔河谷地区(如四川盆地)气温可达10℃以上,形成“秋去春平”的气候特征。
二、气温变化趋势
冬至当天
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太阳高度角最小,地面热量散失大于吸收,但地表积热尚未耗尽,因此气温并非最低。
南方地区因海洋调节作用,气温波动幅度小于北方。
冬至后
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白昼逐渐变长,但地面热量散失仍大于吸收,气温继续下降,进入真正的冬季。
传统节气“三九”(约冬至后第19-27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段。
三、影响因素
太阳辐射与地表热量
冬至后太阳高度角回升缓慢,地面积热释放滞后于热量吸收,导致短期气温波动。
- 北方冷空气南下加剧了低温。
大气环流与气压
冬季西伯利亚高压增强,北风频繁南下,推动冷空气南下,形成高压控制天气。
四、特殊现象
南方回暖早 :如长江流域在冬至后10-15天可能回暖,而华北地区需更长时间。
沿海与内陆差异 :沿海地区受海洋调节,气温波动幅度小于内陆。
冬至气温变化以北方严寒、南方温和为主,最低气温出现在“三九”期间,且受纬度、地形和大气环流共同影响。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