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立秋时间有什么讲究
有家健康网 2025-04-10阅读量:5294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通常出现在每年公历8月7日或8日,具体时间需根据太阳到达黄经135°的天文观测确定。关于立秋的时间讲究,可归纳为以下要点:
一、时间划分与农事关联
三候标志
立秋作为秋季的起始,包含“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三个物候现象,分别对应气温变化和自然现象的转变。
农谚与收成关联
“秋打雷挽合蛇半收” :北方地区认为立秋后若遇雷雨,会影响秋收,尤其是对农作物成熟期的影响显著。
“秋后北风,秋后雨,秋后北风干透底” :强调秋雨对农作物生长的积极作用,与夏季多雨形成对比。
二、传统禁忌与习俗
自然现象禁忌
雷雨天气 :夏至至小暑期间若遇雷雨,被认为会影响秋收,甚至引发疾病。
早晚温差 :早晚温差较大时不宜过早洗澡,否则易引发感冒或痱子。
生活行为禁忌
剃头与祭祀 :部分地区认为立秋不宜剃头,古代帝王会在这一天举行祭祀活动,民间延续此习俗。
饮食与健康 :用红纸书写“百病皆休”贴于墙壁驱邪,或用红布葫芦形驱病,山东莱西等地有立秋洗澡的习俗,认为可避免秋后疾病。
三、文化演变与地域差异
节气名称演变
现代将“立秋”与“处暑”之间的十五天分为“头石”“二石”“末石”三个时段,分别对应3天、5天、7天的时间划分。
地域性习俗
云南习俗 :田间行走被认为会影响秋收,需避免在此期间外出。
河南、江苏、湖北 :雷雨天气被视作对秋收的威胁。
山东莱西 :立秋洗澡可能引发秋后腹泻。
总结
立秋不仅是季节更替的标志,更承载着丰富的农事智慧与民俗文化。其时间划分与自然现象紧密相关,而禁忌与习俗则反映了人们对丰收的祈愿与对自然的敬畏。不同地域因气候、物产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立秋文化。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