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指南

电话咨询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放射性心脏损害是什么

有家健康网 2025-04-10阅读量:2648

放射性心脏损害是指由于受到放射性物质辐射后引起的心肌病变。这种损害可以影响心脏的多个部位,包括心包、心外膜、心内膜、心肌、心脏瓣膜以及心脏传导系统

病因

放射性心脏损害的主要病因包括:

  1. 1.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如乳腺癌、食管癌、肺癌、纵隔肿瘤、霍奇金病等的放射治疗
  2. 2.核事故或战争:如原子弹投放、核反应堆泄漏、放射性物质误服误用等
  3. 3.长期暴露于X射线:如在X线照射下进行射频或介入治疗,同时防护不当

临床表现

放射性心脏损害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心包炎:分为急性心包炎和迟发性心包炎,主要表现为发热、胸痛、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心脏压塞症状,如进行性胸闷、呼吸困难等

    2.心肌纤维化或全心炎:表现为胸闷、气短、乏力等症状,伴有颈静脉怒张及周围水肿,肝、肾等脏器淤血的表现

    3.无症状性心功能减退:患者在放射治疗后几年甚至几十年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超声心动图随访可见射血分数逐渐下降

    4.心绞痛与心肌梗死: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严重狭窄,患者可能出现反复的心绞痛发作,甚至心肌梗死

    5.心电图异常:常见ST-T改变及束支和房室传导阻滞,也可出现期前收缩等

    6.瓣膜功能异常:放射治疗可引起瓣膜增厚,但出现瓣膜功能异常者较少见

诊断

放射性心脏损害的诊断主要依靠以下方法:

    1.心电图:检测心脏的电活动,有助于诊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

    2.超声心动图:观察心脏的形态、大小、运动情况等,有助于诊断心包积液、心肌病等

    3.心肌核素检查:检测心肌的血流灌注情况,有助于诊断心肌缺血等

    4.运动试验:评估心脏的耐力和功能

    5.心肌活检:评估心肌的病理改变及纤维化程度

治疗

放射性心脏损害的治疗方法包括:

    1.药物治疗:如呋塞米、糖皮质激素、布洛芬、秋水仙碱、美托洛尔等

    2.手术治疗:如心包剥离术、心包穿刺术等

预防与护理

预防放射性心脏损害的关键在于控制放射剂量、缩小心脏暴露范围、选择更为先进的放射技术等。积极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如吸烟、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也非常重要

预后

放射性心脏损害的预后尚可,一般不易治愈但几乎不影响自然寿命。患者在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监测病情进展

通过以上信息,可以对放射性心脏损害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如果有进一步的疑问或需要具体的医疗建议,建议咨询专业的心血管内科医生。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

有家健康网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
胃部疾病
健康资讯浅表性胃炎慢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反流性胃炎胃溃疡胃窦炎胃下垂食管炎
肠道疾病
结肠炎十二指肠炎直肠炎慢性肠炎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肠炎肠息肉胃肠功能紊乱
胃肠症状
口臭恶心呕吐便秘腹泻打嗝胃痛胃胀胃酸胃寒烧心胃出血消化不良
就医指南
来院路线
在线咨询
预约挂号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粤ICP备19122149号

本站内容仅供咨询参考,不代替您的医生或其他医务人员的建议,更不宜作为自行诊断或治疗依据,如果您对自己健康方面的问题有疑问,请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