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颤证是否具有传染性
有家健康网 2025-04-09阅读量:365
颤证,中医病名,又称振掉、颤振、震颤,是以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颤证的传染性
颤证本身不具有传染性。它不是由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因此不会通过空气、接触、飞沫等途径传播给他人。
颤证的病因
颤证的发病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 年老体虚:中年之后,脾胃渐损,肝肾亏虚,精气暗衰,筋脉失养。
- 情志过极:情志失调,郁怒忧思太过,脏腑气机失于调畅。
- 饮食不节:恣食膏粱厚味或嗜酒成癖,损伤脾胃,聚湿生痰,痰浊阻滞经络而动风。
- 劳逸失当:平时过度劳累或过于安逸,脏腑经络机能下降,特别是脾胃生化功能减弱,气血生化不足,导致筋脉失养。
颤证的治疗
颤证的治疗应根据具体病情,辨清标本虚实,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初期常见风火相煽、痰热雍阻之标实证,治疗当以清热、化痰、熄风为主;病程较长,年老体弱者,其肝脾肾等脏器受损,治疗应以滋补肝肾、益气养血为主。
颤证的预防
为了预防颤证的发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 保持心情愉悦,避免忧思郁怒等不良的精神刺激。
- 减少房事,避免过度劳累。
- 饮食宜清淡,避免过食膏粱厚味或嗜酒成癖。
- 适当参加活动及体育锻炼,如太极拳、体操等,增强体质。
- 防治中毒及颅脑外伤,对于颤证继发于其他疾病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