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呼兰河传全书主要内容概括
有家健康网 2025-04-09阅读量:4034
《呼兰河传》是萧红创作的自传体长篇小说,以她童年时代的记忆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东北小城呼兰的社会风貌、风土人情及普通民众的悲欢离合。以下是主要内容的综合概述:
一、作品结构与背景
创作时间与出版 :1939年创作,1940年9月1日首次发表于《星岛日报》,12月27日完成全稿连载。
创作目的 :不是为某个人作传,而是为作者生于斯、长于斯的小城作传,通过个体命运反映时代特征。
二、主要内容
呼兰河城风情
以空间布局为线索,描绘十字街、东二道街、西二道街等街道格局,展现小城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
通过“大泥坑”“城隍庙大会”等细节,刻画居民麻木不仁的生活态度。
童年生活与家庭关系
回忆与祖父在后花园的快乐时光,展现祖孙间纯真互动。
描写封建家庭对女性的压迫,如小团圆媳妇被胡家无端打骂致死,反映愚昧习俗对个体的摧残。
社会底层人物命运
小团圆媳妇 :因反抗封建礼教被残害致死,象征愚昧习俗的悲剧性。
有二伯 :孤独终老,体现传统礼教对老年人的漠视。
冯歪嘴子 :虽身处困境仍坚韧抗争,展现底层人民的生命力。
封建陋习的批判
无情揭露迷信、愚昧、男尊女卑等封建陋习,如“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中的狂热与荒诞。
通过“吃瘟猪肉”的习俗,批判传统观念对健康的危害。
三、艺术特色
语言风格 :兼具童真与犀利,既有对祖父后花园的诗意描写,也有对社会黑暗面的冷峻批判。
结构布局 :采用“回忆式”叙事,以童年为线索串联社会全景,形成独特的文学范式。
四、历史意义
被茅盾评为“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地位。
通过个体命运映射时代精神,开创了北方边塞文学的新风格。
《呼兰河传》以深邃的洞察力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成为研究20世纪中国东北社会的重要文献,同时展现了萧红对人性与社会的永恒思考。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