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指南

电话咨询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小儿肾性尿崩症是什么

有家健康网 2025-04-09阅读量:3498

小儿肾性尿崩症是一种由于多种病变引起肾脏对精氨酸加压素受体(AVPR)敏感性缺陷,导致肾小管重吸收水发生障碍的临床综合征。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 病因
    • 遗传性因素:绝大部分为精氨酸加压素受体 2 基因突变导致的 X 连锁遗传,少部分为水通道蛋白 2 导致的常染色体遗传。
    • 继发性因素:主要由慢性肾盂肾炎、肾小管疾病、低钾血症、高钙血症和使用某些药物等原因所致。药物如两性霉素 B、庆大霉素可以对肾脏造成一定损害,影响尿液重吸收。梅毒感染也可能引发,若母亲是梅毒患者,可传染给儿子,出现小儿肾性尿崩症。
  • 临床表现
    • 多尿、多饮:是本病突出的临床表现。遗传性者约 90% 发生于男性。出生前可表现为羊水过多,出生时即可能有多尿多饮症状。随着年龄增长,症状可逐渐减轻。
    • 低渗尿:尿比重常持续低于 1.005,或尿渗量低于 200mOsm/(kg・H₂O),即便给予溶质利尿,也只能达到与血浆等渗 280~300mOsm/(kg・H₂O) 的程度。
    • 高渗性脱水与血容量不足:因婴幼儿无法表达渴感,易发生高渗性脱水及血容量不足,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婴儿智力发育障碍,严重失水时可导致死亡。
    • 其他症状:还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智力障碍、尿路积水、脑组织钙化等症状,也可能伴有高前列腺素 E 综合征。
  • 检查
    • 尿液检查:尿比重低于 1.005,尿渗量低于 200mOsm/(kg・H₂O)。
    • 血液检查:可有高钠血症、高氯血症等,血钠>150mmol/L,晚期非蛋白氮(NPN)和肌酐可增高。
    • B 超、影像学检查:可发现羊水过多,出生后有肾积水、输尿管积水、膀胱扩张等。脑 X 线片检查、CT 检查可发现脑组织钙化,脑电图可能有异常波或痫样放电等。
    • 基因检测:有条件者可进行基因检测,以判断是否存在相关基因突变。
  • 诊断:患儿每天尿量多达数升,饮水量与排尿量相当,排除渗透性利尿因素(如使用甘露醇或存在糖尿病)及使用利尿剂等因素引起的多尿症后,可考虑为尿崩症。再根据发病年龄、典型症状,结合家族史及实验室检查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多尿,可做出本病的诊断。之后还需进一步明确是原发性还是获得性。
  • 治疗
    • 保证入量和足够营养: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充分的体液量,对于婴幼儿患者及抗利尿激素(ADH)感受中枢有缺陷的患者尤为重要。
    • 对症疗法:包括补充液量、减少溶质摄入,口服困难者应给予静脉输液。限钠有益于减轻多尿多饮症状。
    • 药物疗法:常用药物有氢氯噻嗪、阿米洛利、氨苯蝶啶等利尿剂,以及吲哚美辛等非甾体类抗炎药,必要时可使用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剂。
    • 病因治疗:对于获得性肾性尿崩症,去除病因可纠正病情。但先天性者为终生性疾病,成年后症状可减轻。

小儿肾性尿崩症需要长期持续性治疗,重点在于继发性肾性尿崩症的预防,因部分属于医源性,临床需加以警惕。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

有家健康网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
胃部疾病
健康资讯浅表性胃炎慢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反流性胃炎胃溃疡胃窦炎胃下垂食管炎
肠道疾病
结肠炎十二指肠炎直肠炎慢性肠炎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肠炎肠息肉胃肠功能紊乱
胃肠症状
口臭恶心呕吐便秘腹泻打嗝胃痛胃胀胃酸胃寒烧心胃出血消化不良
就医指南
来院路线
在线咨询
预约挂号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粤ICP备19122149号

本站内容仅供咨询参考,不代替您的医生或其他医务人员的建议,更不宜作为自行诊断或治疗依据,如果您对自己健康方面的问题有疑问,请及时到医院就诊!